生命是延续幸福的唯一方式,但疾病却像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糖尿病作为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根据过去三十多年的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由1980年的1%,到2001年增长到了5.5%,2013年则为10.9%。而2013年,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则由2008年估计的15.5%增长到了35.7%。这其中,男性、肥胖超重、城市居民以及老年人,患病率更高。而年轻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20到39岁的青中年,糖尿病患病率为3.2%。而到了2013年,患病率增加到了5.9%。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从9.0%上升到28.8%。
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以家庭和个人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测为重点,本期,我们采访了延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高喜玲,解读我们大家如何知晓个人及家庭成员血糖水平,推动全社会共同行动防控糖尿病。
糖尿病不得不知的核心信息有哪些?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数据,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摄入量约30g,食用油摄入量为42.1g,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我国约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如不加以干预,这些人群将来也会加入“糖尿病大军”。如果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此外,年龄超过50岁,吸烟、喝酒人群,坐办公室、运动少的人,失眠焦虑、精神压力大的人也属于高危人群。
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家庭护理?
高喜玲说,糖尿病迄今尚无法根治,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家庭管理涉及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规律监测、健康生活方式和连续的疾病知识学习。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家庭成员的支持十分关键。
那么,让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发展成糖尿病,让糖尿病患者不发展出并发症,家庭成员需要学会哪些技能呢?
饮食护理:不管患者是否采用药物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家人要监督患者限酒戒烟,管住嘴、迈开腿,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在饮食控制方面,家庭成员最好能够陪着患者一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亲属,同样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家庭的管理,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治疗,同时也是自己的一种预防。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减少家中不利于糖尿病控制的食物,也减少患者在生活中的隔离感。保证营养均衡的条件下,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控制每日总热量,限制糖分摄入,养成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
运动护理:督促患有糖尿病的家人坚持运动,可选择散步、体操、太极拳、广场舞、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开重体力的竞技项目。
药物护理:记住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并设好闹钟;用药前最好仔细查看说明书,掌握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应对。
低血糖护理:当患者出现虚汗、乏力、饥饿、心慌、头晕、心跳加快等低血糖症状时,家属应当立即给患者补充含糖食物,严重者要尽快送医。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感染,平时就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损伤;泡脚或洗澡时温度不要太高,以免造成烫伤。
“糖尿病管理中的家庭支持已被证明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结果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家庭的督促和配合,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身体活动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获得心理支持,减少疾病的情绪影响,提高生活质量。”高喜玲提醒大家,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掌握上述技能,使家庭成员远离糖尿病的困扰,从而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