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火热年代 无悔青春
——《热土》后记
  马平安
  当年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先后共有26815人,分别被分配在12个县、129个公社、1284个生产大队插队落户。
  在这些热血青年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也只有20出头。他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了生存条件十分艰苦的陕北农村,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磨炼了意志的同时,也与陕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广大知识青年把他们火一般的热情带到了农村,带去了在学校里学到的文化知识,带去了城市里的现代文明,带去了新的思想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起到了缩小城乡差别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逐步恢复和发展,许多知青被从农村选调到工厂、部队、学校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和科研单位。他们中间先后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青年代表,他们在各条战线上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延安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果把那场轰动世界、影响中国一代人的全国性上山下乡运动,比作浪潮,那么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就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为了让历史永远记住那段流逝的岁月,我用文字的形式,讲述了自己插队的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