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上好一堂课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但无论是平常课或是公开课,我们在查阅无数资料,劳心苦思后准备了一节课,设计了很多我们自认为有趣的教学活动,设想哪些环节会成为课堂的亮点,但是当我们在课堂上实施自己的教学设计后,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意,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设计的导课为什么没有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的小组探究讨论为什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抛出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堂的实施效果离自己的理想教学相差甚远。很多老师会说,没有最完美的课堂,理想的课堂知识存在于理想中。但是我们该如何去不断接近理想的课堂呢?
一、确定教学起点
我们在构思教学设计的时候,主要依据来源两点:一是教材,依据教材内容以及知识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二是依据我们主观臆断对学生的了解,例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或者学生已经掌握了XX知识点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基础”等等。这样的教学设计缺少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有效分析,教学设计重在对教材内容的设计,而对接受知识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实际的了解,这样导致实际教学目标远远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得学生无法触动,或者教学目标低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无论是哪种情况,最终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们的教学内容该怎么来设计?首先是确立有效的教学起点。确立教学起点一是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教学目标所要求达到状况的差距,通过前测、问卷调查或者非正式的访谈,了解学生的目前学习状态,分析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与教学目标所要求达到状况的差距,依据差距进行分析确立教学的起点,若是两者差距大,那么我们将起点降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学习内容,如果两者差距小,则提高教学的起点,让学生挑战深层次的问题;二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依据学生的学习驱动力设置教学活动。
所谓的起点分析也是对学生的分析,在掌握学情后,将实际的学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可以触及的范围内,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课堂才具有有效性,针对性。
二、关注课堂状态
确立了教学起点的教学设计,需要在课堂实施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依据学生上课的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设计,课堂起点与课堂状态这两个过程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当然,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状态需要教师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以“教的立场”去洞察,判断学生的课堂驾驭能力,则不免有些不合实际,我们需要转换角度,从学生“学的立场”来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快速对课堂中及时出现的学习状态加以洞察,对学生的课堂状态做出判断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这样的课堂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的课堂状态灵活地进行学情分析,把学情分析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灵活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三、课堂终点
一节课结束后,我们需要知道课堂的终点在哪里,所谓的有效的课堂不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课堂,不是行云流水、流畅的课堂,而是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了多少知识,学生的实际的学习状态与课标的要求差距是否缩小?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否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后测,通过习题、问卷调查、非正式的访谈等,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通过与前测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学生的课堂起点与课堂终点及分析学生的有效学习内容,寻找原因,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确定教学起点,观察课堂状态,了解课堂终点这个过程是教师基于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判断学情进行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不断加以判断和进行反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否有效,与教师对学情的判断是否科学以及反馈是否适当密切相关。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仅需要考察以往课后分析所得到的学生学习结果,而且需要回顾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所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学习状态既是落实课前学情分析的结果,又是课后学情分析的维度之一。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又成为新一次教学课前学情分析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参考。学情分析即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实现与教学过程的整合的。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都在于学生,依据学情确定教学起点,观察学情调整教学设计,课后分析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来确定下节课的教学起点,整个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从学生出发落脚于学生。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但是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所以一切教学过程需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终点也要落脚到学生,学生获得有效学习才可最终检测教学是否有效,从学生出发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让教师从“学”的角度构建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走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