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记得非常清楚的就是教室的墙壁上贴的无非诸如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励志的箴言警句。《警世贤文·勤奋篇》中也说道,“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还有“凿壁偷光”“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向世人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灵魂。以书为友,在阅读中才能遇见最美好的自己。对读书学习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不能说是手不离书,书不离手,想起来还是读了不少的书,读书学习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和爱好。小的时候,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视、电话,除了整天下地干活,农村再没有任何可娱乐的事情了。夜幕降临的时候是人们最孤寂的时候。大人们还好,一大伙坐在一起抽着旱烟拉着家常,把烟锅放在炕栏畔磕得咣咣响,好像在为他们的聊天伴奏一样。可对于小孩子来讲,就甚为无聊。幸好我从小就爱看书,在煤油灯下,我把小叔家里收藏的《四大名著》《一千零一夜》《杨家将》……甚至一套一套的小人书、连环画读了一遍又一遍,在打发夜晚这无聊的时光的同时,也吸收了知识的养分。在延安师范读书的三年里,我陶醉在知识的海洋,坚持读书,广泛猎取,读书笔记都积攒下了厚厚的十几本,为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储备了大量的知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初级中学任教,经常用“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样的格言来告诫自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由于对文学的喜爱,我时常在工作之余涂鸦文字。自己的文字也偶见诸于《延安日报》等报刊,使我兴奋不已。一九九五年,我又有幸被调入县委宣传部工作,在通讯组从事县里的新闻宣传工作,一直和阅读、文字紧紧相伴。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周恩来总理更是“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但是,在读书学习、活学活用上,我更佩服、敬仰的还是毛泽东主席,他活到老,学到老。正如他自己所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主席的诗词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激昂豪放,催人奋进。“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是的,读书能够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明白事理,不断进步。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亚洲首富马云在读过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困难的日子里》后,就感慨地说:“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读书学习,尤其是读一本好书,会让人增加精神食粮,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正如《凡人歌》中的唱词,“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所以,在读了很多书后,才能静下心来想人生。如路遥先生所说,“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在这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不平凡的自我。”
人生不易,我们皆凡人,凡人更要懂得知足,活着就不轻言放弃。一个人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正如作家陈忠实所言:“就生命的经历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能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出如此辉煌如此有声有色的生命的高质量,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贾平凹说:“路遥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捶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路遥先生虽然在他热恋的这片黄土地上、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仅仅生存了四十二年,但他的生命迸发出了强大的火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他以“为天下苍生说人话”的使命感,写下了影响无数当代中国人的经典励志之作。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路遥先生也说,“悲剧,其开头往往是喜剧。”由于先生的婚变,我甚至大胆地想,《人生》中,高加林对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善良、美丽的刘巧珍的离弃,《平凡的世界》中,秀莲、田晓霞的死,这都是路遥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故意安排的悲剧的结局。或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分离和死亡,才使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更显得跌宕起伏和人物形象得以升华。从作品中一个个人物悲剧的背后,我们很容易看到路遥先生早已有了一种殉难的情节设置。“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路遥先生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行走在先生的作品中,寻找那段流逝的岁月,感触平凡人的不平凡世界,都给了我们一种奋斗和前行的力量,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和震撼、感动。读懂了路遥先生这些励志的作品,就会读懂人生,读懂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生活着的不平凡的人。我们也会明白生命为何出发,为何而来;明白什么是人民,什么是生活。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善于抬头看路。对于一个写作者,阅读是基础。因为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对生命有所感悟;对历史、对人文地理有所了解,然后才能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突出主题,升华思想!我想,一个作者只有直接参与了生活,参与了社会发展,参与了历史的进程,才能进入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被誉为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肯定都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因为,文学的本质就是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和体会。李白面对庐山瀑布,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诗句;杜甫面对民不聊生、饥寒交迫的惨景,才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的悲叹;陆游一生为了收复失地而奔波,直到临终之际,仍然不忘嘱咐他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于右任旅居台湾,为抒发游子之情,写下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阅读悦情,即为此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