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子长市古墓葬元代壁画修复研究
呼延霞
    ◀提取抢救壁画现场
    ▶揭取回的壁画
    ▲棉花垫高,粘接颜料层与纱布
    ▲分离地仗层与支撑体
    ◀清理地仗层
    ▲加固地仗层
    ▶粘接支撑体
    ▶壁画表面纱布揭取后
    ▲镶嵌画框,修复完成
  位于子长市栾家坪乡红石峁沟的红石峁水库在2017年9月实施大型基建取土之时,施工者发现了一座古墓葬,墓室内保留有壁画。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得到通知后,立即奔赴现场,展开墓室抢救性清理工作。
  经工作人员踏查,确认该墓室属于石砌单室墓,平面结构为八角形,墓顶为叠涩攒尖式,木质棺榻。墓室内的壁画配有题记、卷草纹、忍冬纹、富贵不断头等纹饰。后经专家多方考证,最终确认该壁画为我国元代民间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图”,极具研究价值。历经千年沧桑的珍贵文物蒙上了历史的尘埃,使这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遭到部分损坏。为此,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杨文宗带领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生来到延安市文物研究所,与所内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对保留壁画的修复工作。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修复过程中,文物修复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对后世一个交代的历史责任感,事无巨细地进行每一项修复工作。
  画面加固
  修复前,我们对壁画结构、材料构成进行了详细记录,对地仗层和颜料等进行了专业检测。由于情况紧急,为使壁画安全转移实验室,我们决定对壁画进行预加固,以便提取。
  首先是对壁画表面污染物的清理工作。我们使用毛刷蘸取浓度为15%的B72粘贴纱布,将壁画表面空鼓、松动等部分进行加固,然后将棉花垫在壁画高脱落带颜料的仗层部位,用乙酸乙酯软化表面颜料层脱落部位的纱布,将颜料层和部分地仗层粘接于纱布上,为后期将壁画从岩石上顺利揭取做足准备。
  揭取壁画
  画面加固完成后,我们制作了与壁画大小相当的托板,再用钢锯条将壁画的地仗层与支撑体从侧面分离,后将壁画进行揭取。揭取成功的壁画需背面朝上平整地放置在工作台上,在上方放小沙袋,使其平展。随后用手术刀、钢锯条等工具将壁画背面地仗层清理平整。对于凸凹不平的壁画,要将壁画地仗层进行软化,再加外力使其恢复平整。清理工作完成时,需用紧固器将壁画进行固定。随后便是壁画整形工作。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两幅壁画因地仗层较薄,不便直接分离地仗层与支撑体,我们便使用电锯围绕壁画侧面进行切割后,顺利将壁画地仗层与支撑体分离。
  壁画背面加固
  分离的壁画背面也需要进行加固工作。我们将壁画背面残余地仗层清理干净后,用白灰对松动或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全并加固。再用15%的AC33溶液对壁画背面残余地仗层进行加固,后用两块平整木板固定压紧,壁画背面加固工作经过这几道工序后,便可完成。
  制作壁画白灰地仗层
  壁画固定工作完成后,便是白灰地仗层的制作工作。我们用15%的AC33溶液加固地仗层,再用白灰修补四周。随后将15%浓度的AC33粘贴纱布剪成长宽约8厘米的纱条,纱布搭接处用镊子将纱布边缘拆成1厘米线段,以便更好粘贴。此步骤为加强层,使画面成为整体后,方便对壁画进行后续的再次修复。最后使用加入棉絮的白灰制作过渡地仗层,进行自然干燥。
  粘贴壁画背面支撑体
  将过渡地仗层进行自然干燥后,便是粘贴壁画背面支撑体工作。支撑体我们采用的是目前壁画揭取及馆藏壁画中最理想的一种材料——蜂窝铝板。蜂窝铝板具有重量轻、强度好、不变形、收缩性较小等特性。整个支撑体由蜂窝铝板、玻璃纤维布等材料组成。制作时,我们以超出壁画尺寸四周5厘米为边界,将蜂窝铝板、地仗层进行裁剪,均匀涂抹环氧树脂胶,将裁剪好的玻璃纤维布粘接在蜂窝铝板上,然后将地仗层粘接在蜂窝铝板上,之后,将蜂窝铝板与木板夹合,使粘接更为紧密,等待环氧树脂胶干燥后将周围多余的胶进行清理。
  揭取壁画正面封贴纱布
  揭取壁画表面纱布工作需使用乙酸乙酯将胶溶化后,再进行严谨的揭取工作。揭取壁画正面纱布工作为壁画修复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小心进行,避免对壁画地仗层造成损伤。揭取工作完成后需取掉纱布。
  壁画画面清理
  揭取成功后的壁画表面残留有B72(丙烯酸)、泥土、植物根系等污染物,需用2A(乙醇与水的混合物)对壁画表面进行清洗。对于壁画表面裸露的白灰层及壁画断裂处的缝隙,需使用7.5%浓度的B72进行表面渗透加固,然后使用2A对画面进行再次清理。对于瑕疵部分,需再次使用白灰对画面进行适当修补工作,必要时需将白灰进行调色,使壁画修复趋向完善。
  制作壁画边框建立修复档案
  壁画工作修复完成后,需根据壁画尺寸、整体风格定制边框,将壁画进行入库保存并完善修复档案。
  壁画修复是一种与当代快餐生活完全背道而驰的一项工作,需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此过程中,我们本着对文物的敬畏与热爱之心,在历经四个多月紧张而有序的修复工作后,终于让这尘封千年的壁画重焕夺目光彩。
  在此次出土的七幅壁画中,每一幅壁画情况都不尽相同。有的画面较为平整、有的画面缺失较为严重、有的空鼓较多,这是因为壁画在墓中由于存放位置存在差异,水系和根系对当时制作壁画的薄厚及地仗层等各种原因所致。对我们来说,每一幅壁画的修复工作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新的开始。
  此次古墓葬壁画是目前所查资料中为数不多的平民墓葬绘制壁画,为我们了解当时文化、等级制度研究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