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养羊 提到富县张家湾镇,脑海中就浮现出一片被微风吹拂稻田。张家湾镇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大力发展水稻产业,不仅让群众口袋鼓了起来,更是打响了“鄜州西川”等水稻品牌,当地还荣获了国家级良好农业认证示范基地等称号。
“务农是我们的保本产业,想要收入上有提升,还是要发展其他产业。”李树武说。
李树武是张家湾镇黑水寺社区村民,今年39岁,除务农外,他最上心的事就是养羊。
为确定饲养品种,2020年李树武开始试养湖羊和博尔山羊,发现湖羊的经济效益要远好于博尔山羊。此外,湖羊环境适应能力强,食草料量少,生长速度快,繁殖数量多,羔皮制品及肉制品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决定养殖湖羊,自此开启了他的养殖生涯。
为了养好羊,李树武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羊圈,规模化养殖。在他的羊圈里,湖羊存栏量已达70头,其中能繁母羊40头。
“这些羊大多数都怀了崽,一点都马虎不得。”李树武每天的工作就是割草、配料、喂羊、清圈,虽辛苦但也很快乐。
“我觉得只要选对品种、好草喂好羊、好法养好羊,这将是一项非常好的产业。”李树武说。
受他的影响,同村的石华文、胡生德等5户村民都跟着养殖湖羊,并成功繁育,众人的养殖劲头更高了。
在张家湾镇三城村,肖吉贵、汪玉莲老两口正在为小羊添加饲草。在此之前,肖吉贵由于车祸落下了残疾,老两口便一直念叨:年龄大了挣不了钱,加上生活开销、医药费,总觉得自己是儿女的累赘。
他们的儿子肖建林得知了父母的想法,便将52只羊全部托付给老两口帮忙照看。“一方面让我爸通过劳动多活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消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减轻精神压力。”肖建林说。
刚开始,老两口不愿接手这活,怕自己管不好,给儿子增加烦恼。但看到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儿子为村中事务奔波,经常忘了喂羊,老两口终于决定走上这新的“工作岗位”。
半年的养殖经历,使老两口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
“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还能发挥余热,既为儿女减轻了负担,个人生活、精神层面也得到了满足,这份‘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肖吉贵笑着说道。
短短半年,肖建林的这群小羊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从52只繁育到114只,肖建林出售了其中52只,直接收益95400元,这下更让老两口充满了干劲。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肖建林将这次经历联系到全村:“村里50岁以上留守老人233人,如何发挥剩余劳动力作用,解决农村弱劳力的就业问题?这会是个好方法。”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考虑到年轻人接受能力更强,肖建林便组织留守老人子女开现场观摩会,详细讲解湖羊养殖的优点、投入、收益,并发挥自身优势,为养殖户提供长期技术支持、解决销路问题。让他们权衡自身及家庭情况后,向家中老人做工作,一起进行湖羊养殖。
事实证明,肖建林的方法起了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17户人开始发展庭院养殖,养殖户不仅挣了钱,还解决了农村弱劳力的就业问题。
李树武、肖建林的事例是当地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家湾镇坚持“草畜一体化”产业发展思路,按照政府引领、示范带动、农户参与的工作思路,使养殖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张家湾镇湖羊存栏量达45615只,养羊户495户。
“我们根据群众发展意愿,推出适宜的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培育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一村一品’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建立起防返贫长效机制,找到了推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动力源,为我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张家湾镇党委书记惠延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