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乾陵怀古
谷培生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上千个帝王,而只有一个女皇。她,就葬在我的身后。在世界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隆起过上万个帝陵,而只有一处帝陵葬两个皇帝。这,就在我的脚下。踟蹰在乾陵朱雀门遗址上,我感受到的不是袁天罡、李淳风选陵时的王气,而是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修陵时的霸气。
  传说,袁天罡、李淳风受命分头去为皇帝堪舆,以一年为限。一年后,袁天罡、李淳风分别回宫汇报,说把皇上的墓地选好了。袁天罡、李淳风带官员去实地查看。可是,袁天罡、李淳风都说他把坟地选在了梁山下,指的是同一个位置。官员问袁、李有何凭证?袁天罡说,他在穴口正中埋了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穴口正中钉了一根铁钉。挖开袁天罡、李淳风所指的地方一看,一根铁钉穿过一枚铜钱眼!在场的官员大惊。这就是乾陵。
  北望梁山,山石崔嵬,地势峻美,显示出帝王的傲气;巡看陵园,“叶寒苍苍”,不愧“柏城”之称,体现了王室的神气;南视司马道,华表冲天,翼马振奋,鸵鸟激昂,翁仲肃穆,表露着皇家的豪气。
  面对大约近百吨的“无字碑”,使我想起史家褒贬不一的武则天。为了出人头地,身为皇帝的“媚娘”,却勾引太子;为了陷害王皇后,亲手掐死襁褓中的亲生女儿;为了巩固皇后的位置,将已被废为宫婢并打入囚室的王皇后、萧淑妃砍去手脚,投入酒瓮;为了执掌朝政,废太子李忠,立亲生长子李弘为太子;李弘与己政见不合,用药酒毒死,死时年仅24岁;再立亲生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不顺从控制,废为庶人,迁往巴州,再逼李贤自杀,死时年仅32岁;亲生三子李显、四子李旦,两废两立,名为皇帝,实为傀儡。为巩固帝位,废三儿媳赵妃(后追谥“和思皇后”),幽禁后活活饿死,诛杀四儿媳刘皇后、窦妃(玄宗李隆基生母,后追谥“昭成皇后”),杖杀孙子李重润(中宗李显长子)、孙女永泰公主(中宗李显女李仙蕙)和婆家孙女婿娘家侄孙武延基(武延基,约680-701年,永泰公主驸马。武则天侄儿武承嗣长子)。皇亲国戚倘且命如草芥,平头百姓就连草芥都不如了。当然,武则天重人才,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所以在执政的半个世纪中,巩固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也许正因为她好事做得多,坏事做得绝,才产生了“无字碑”。
  无字碑因无字而成千古之谜。我对历史所知甚少,但对史家聚讼纷纭的“德大说”“称谓说”“遗言说”“自惭说”“非碑说”都不甚苟同。以我愚见,碑应该是人死后由晚生所立。帝王的碑应为嗣君所立,可是她的儿子、继位者中宗李显、睿宗李旦都软弱无能,更兼韦皇后、太平公主等都欲效法武则天,所以碑文一改再改,皇上无决心定稿,大臣没胆量撰稿,一拖再拖。七年后,玄宗李隆基上台,皇室才算稳定下来,但给武则天写碑文一事,已历三朝,也就不了了之,只好留无字碑于乾陵。也就是说,无字碑是皇室勾心斗角的结果,是无可奈何的结局。
  乾陵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列置有61尊石人群像,东群29尊石人头全部被毁,西群32尊石人中仅两尊头残存。导游讲,据推测石人头被毁,是由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后代不愿见其祖先拱手乾陵,而将头部毁去,使人不识。这种解释荒唐可笑。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后代要想人们不识其祖先像,最好的方法是全像毁去,而不是光毁头,仍留刻有族别、官职、姓名、衔爵的祖先身躯。我没有研究历史,但是以为石人头是明朝一些无能的汉正统治者毁去的。明得朝于蒙古族,后又累受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欺凌,无能抗敌,一些汉正统治者就毁去乾陵少数民族石像的头来泄恨。
  站在乾陵,最能联想起的陵墓当是唐朝的定陵、桥陵。
  定陵埋的是唐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生第三子。是个两次在位而只做了六年皇帝的儿皇帝。第一次在位才两个月,朝政由武后把持,被武后废为庐陵王软禁于均州和房州。第二次复位,朝政又为韦皇后把持,传说被韦后毒死。可怜的中宗皇帝,自身难保,岂能为武则天树碑立传?
  桥陵葬的是唐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生第四子。这也是两次在位而仅做了八年皇帝的可怜虫。第一次在位六年,名为皇帝,实为摆设。武则天称帝后废为皇嗣,并改姓武。第二次在位两年,受制于太平公主,政局不稳,政事昏暗,又怎能为武则天树碑立传?
  李显和李旦,都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亲生的儿子,都是做了两次皇帝而没有主过朝政的可怜虫,都先后受制于两个女人,都恓恓惶惶地活了五十五岁。相似乃尔,也算天意吧!
  渭北塬上,有唐陵十八座,除乾陵、定陵、桥陵外,还有十五座皇冢。这些无言的土疙瘩,像唐代留下的U盘一样,记载了千古大唐的兴盛衰落,不可不读。
  献陵李渊太原起兵,夺表弟隋炀帝之位,开李唐三百年基业。昭陵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夺父高祖李渊之位,文功武治,遂有贞观之治。泰陵李隆基诛杀姑母太平公主,方有“开元盛世”。建陵李亨趁平安史之乱之机,在灵武即位,遥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任用宦官执政,纵容皇后揽权,终在李辅国和张皇后的争斗中受惊吓而死。元陵李豫,大权旁落,潘镇割据,唐王朝由兴盛转为衰落。崇陵李适因裁抑潘镇割据势力引起大乱,离京出逃。丰陵李诵带病继位,被权阉勾结太子逼为太上皇,致使“二王八司马”的改革失败。景陵李纯勾结宦官逼病父让位,虽成“中兴之主”,却被宦官谋杀。此后唐王朝已成为傀儡,昭宗李晔被朱温杀后埋在河南渑池,哀帝李柷被朱温毒死后埋在山东菏泽。看看这些“真命天子”争权夺利,忤逆杀亲,怎会不造成上行下效?古道今辙,当体会杜牧《阿房宫赋》之苦心。看看这些被女人或女人一样的宦官所左右的皇帝,怎能不引起宫廷争斗,朝野纷乱,令人联想到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激情?看看这个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王朝,皇帝四五次被赶出京城,大权旁落,使我们加深理解了柳宗元《封建论》的思想。
  站在咸阳塬上回望,梁山宛若一位浴后美人,静穆地躺在莽莽苍穹之下,梁山北峰为头,东西对峙之南峰为乳。风水家认为,此陵兴女人,故有武后、韦后、太平公主、杨贵妃等女流干预朝政和八朝宦官乱政,不知然否?乾陵构建,不可谓不精密周到,而李治的四个儿子,还是恓恓惶惶,武则天的侄儿们还是戚戚惨惨,唐王朝的政权还是一惊一乍。可见兴衰成败不在风水,而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