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我来到延安周家湾大队插队。
第二年冬,我在公社征兵中被选中,应征去新疆守卫边防。
延安百姓对部队有特殊的感情。老一辈人都有过送子当红军、拥护红军的经历。令我想不到的是,我的应征入伍又激发了老区人民拥军的热情,再现了老区优良的传统。
尽管是和平年代,尽管在偏僻的小山村,有人被批准参军,仍成为村里的头等大喜事,全村男女老少为之喜笑颜开、激动不已。在本村下乡蹲点的北京农业大学的三位老师也被老乡的情绪“感染”了,送我一个扉页题词:“为首都北京争光!为革命圣地延安争光!为北京知识青年争光!”的笔记本,以示鼓励和支持。
淳朴的乡亲,在表达拥护征兵、送别应征人的心情时,统一采取的方式是摆家宴。
从得知我被批准入伍的那一天起,我的窑门前就不得“消停”了。每天一大早,就有人到我住的窑前,隔着窗户对我打招呼:“今天一定到我窑里去吃饭,现在已经开始准备饭菜了。”东家约了西家约,早上约不上,中午约,有的甚至晚上约。各家各户抢着请,唯恐轮不到自己。
作为来到延安的北京知青,已经习惯了和老乡们一起吃粗粮、喝稀粥、过艰苦的生活。受到如此盛情地招待,真是始料不及。
屋外尽管是寒冬腊月,可一打开老乡家的窑门,满窑蒸气就扑面而来。主家忙招呼我上炕,全家老少有的烧火,有的洗菜,有的刷锅,有的拿碗……进进出出,都在忙碌着。仿佛我已经不是这个村里的知青,而是一名光荣的战士了!那喜庆的氛围让我热泪盈眶,永生难忘。
放在炕桌上的油灯被调亮,也有人家把油灯放置在炕边的高处。长辈或主家盘腿坐在炕边,炕桌正中放一个方形木盘,盘内放置了几个碗碟。碟子里盛些葱、芝麻盐、辣椒面、腌韭菜、自制西红柿酱等调味品。主食大多是白面条或杂面条,小米捞饭或黄米捞饭。下饭配的臊子多为胡萝卜、洋芋切成的小丁,用油炒后加水熬制而成。菜汤两清,浇在面上,随浇随吃,很是下饭。有一两家还专门捏了饺子。在陕北,饺子原本是过年才张罗的、极奢侈的饭食。
之前在地里劳动时,看到老乡送的饭大多是用谷糠、小米、玉米磨成面,掺合起来蒸的黑乎乎的糠窝窝,下饭的菜是腌的野菜、酸菜和萝卜条。只有过年时才舍得炸油糕、摊蛋饼、擀面条吃。可为了送我当兵,乡亲们竟做了只有过节时才能吃上的黄米饭、白面条和饺子,真让我不敢相信。
老乡平时没有喝酒的习惯,所以各家都不备酒。主人虽然在不断招呼着我吃饭,但自己却一口也不吃,只是看着我吃。我在饱尝了陕北各色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
乡亲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但看问题毫不含糊。他们对我说,当兵的政治地位高,待遇不差,现在当兵是享福去了。其实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打消我对军营生活的顾虑。
出发那天,全村出动。小小的山坳里,各家的窑洞外面站满了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在向我微笑、招手。过路人以为村里有人结婚,纷纷打听是谁家的喜事。队长说:“是比结婚还大得多的喜事!今天,我们要送知青后生去新疆保卫国家哩。”他亲手给我戴上大红花,我饱含着激动的泪水和乡亲们一一握手告别。
走了老远,还能听到老乡欢快铿锵的锣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