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从目前看,新冠肺炎病毒全人群易感,也就是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对新冠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老年人也不例外。而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
老年人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在下降;另一方面,合并的基础性疾病比较多,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最近香港公布的统计数据,在前期死亡的病人当中,老年人占到90%,其中接种疫苗和没接种疫苗的病死率分别为0.04%和1.54%,两者相差几十倍,所以要高度重视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二、针对当前奥密克戎株传播特性,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有效性如何?
疫苗是科学界公认的抗击新冠的最强武器,各种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特别是加强针的普及,对预防奥密克戎造成的重症和死亡还是非常有效的。香港最新的一个研究,接种三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90%以上。在60岁以上的人当中,没有接种疫苗所导致的相对死亡风险,是接种两剂次及以上人群死亡风险的21倍,因此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株导致的重症和死亡还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呼吁老年人群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没有接种疫苗的要尽快接种,没有全程接种的要尽快补种,符合加强接种的人群,尽快开展加强接种。
三、一些老年人认为,长期待在家中或生活在边远地区,很少外出或前往外地,感染风险很小,就不用接种疫苗了。这种认识对吗?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现代社会发展快速,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个与病毒隔绝的地方。当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且一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或者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依然有可能感染病毒。尤其是如果家里其他人在外工作、学习,与其他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情况,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老年人感染。
因此,为避免给老年人带来生命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老年人也要尽快做到“应接尽接”,既保护本人、也保护他人。
四、很多老年人对接种疫苗仍然存在顾虑,担心年纪大了、体质弱,接种疫苗后会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我国目前在持续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60岁以下人群报告水平,绝大多数是一般反应,少数人属于异常反应,个别受种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异常反应,但严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提示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风险非常低。
但是,老年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其重症的风险,尤其是死亡的风险却是全人群中最高的。在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中,保持医疗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需要住院、救治的人数增多,就会出现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因此,在面临新冠病毒流行风险的情况下,接种疫苗的潜在罕见风险,与接种疫苗对老年人的有效保护以及减轻社会医疗服务系统压力的收益相比,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更需要主动寻求疫苗的保护。
五、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接种疫苗前,由于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因此老年人要了解自己是否是慢性病稳定期,处在稳定期的能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果自己拿不准要提前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或接种医生;要提前做好预约,尽量避免现场长时间等待;要穿宽松的衣服,便于接种;同时,要注意从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避免虚假不实信息的误导和干扰。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并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必要时,老年人要有亲属陪伴,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
接种后,保持生活处于一个平稳状态;个别受种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疼、全身酸疼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置。如果受种者感觉到较重不适、持续时间较长,要尽快联系接种单位或医生,需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