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白永红:种菜能手当起经纪人
通讯员 范筱霞 记者 朱佳雨
白永红在大棚里忙碌
  “我这个大棚栽的可都是‘摇钱树’,因为再也不用坐在大棚门口等菜贩来收购,成熟后我就摘下来卖给白永红,他给的都是现金,去年种的无刺黄瓜就卖了6万多元。”5月21日,甘泉县下寺湾镇闫家沟村村民闫梅笑着对记者说。
  闫梅提到的白永红,是甘泉县下寺湾镇闫家沟村人,提起他,人人都竖大拇指。白永红从种菜再到贩菜,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从不会种菜到今天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是科技种田让他走上了致富路。在他的带动下,如今的闫家沟村的菜农都奔上了致富路。
  今年53岁的白永红,以前一直在外跑车。2013年,镇政府开始建大棚,他得知这一消息,立马回乡创业种大棚菜,然而种菜之路也并不顺畅,虽然镇政府帮忙建棚,县乡蔬菜技术员一直上门指导技术,但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的收入刚够本钱。
  第二年,白永红和妻子整天待在大棚里,边学边种,可收入依然不理想。“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低头,我还要好好奋斗。”白永红常常这么说,因为他知道只有吃得了苦,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看到老公回家种菜,可光景连前几年都不如,那时候感觉日子都没有盼头。”白永红的妻子回忆说,“一开始心里没底,虽然自己年轻的时候种过地,但蔬菜大棚还是第一次种。”白永红说,“虽然前两年大棚效益并不理想,但我就不死心,试着第三年开始种无刺黄瓜。”
  镇政府知道白永红的困难后,请蔬菜技术员进棚专门为他指导种植技术。“品种要优质高产,种苗要进行嫁接,生长期要注意水肥管理,才能多结瓜、结好瓜……”白永红一边听技术员讲解,一边记笔记,很快他摸索出了一套黄瓜种植技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
  经过辛苦的劳作,白永红的大棚无刺黄瓜长势旺盛,搭架后,藤上挂满了嫩嫩的无刺黄瓜“。无刺黄瓜一天一摘,天天都能卖个八九百元,那时候的心里就跟喝了蜜一样甜。”白永红说,“我粗略核算了一下,一季黄瓜我就挣了4万多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白永红看到几个小菜贩边数钱边议论,“我们刚一转手就赚了1000多元,真值。”他开始动起了贩菜的念头,于是他匆匆赶回家中与妻子商量。说干就干,白永红筹集资金,开始了他的销售蔬菜之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白永红同样也遇到创业初的艰难。一开始,白永红在下寺湾镇销售蔬菜,由于自己本钱少、人脉窄,几个月下来,他每天辛辛苦苦蹬三轮销售蔬菜却并没有赚多少钱,有时甚至折本倒贴,他感到了经商的艰辛。
  通过多天的认真思考,他开始留意收集各种信息,几年摸爬滚打下来,白永红开始变得精明老练起来,逐渐认识更多的买家,掌握更多的市场行情。有一次,他了解到西安的大青辣椒很贵,本地的青椒与西安的价格相差l块多,于是他果断从本地收了一大车青椒发往西安,不到5天时间就赚了几千元,尝到甜头的他露出了微笑。从此他越做越老练,越干越大胆,从2017年开始,货主逐渐增多,种大棚一年下来收入10万余元已不成问题。
  白永红说:“做生意没有本钱难,但是没有头脑那就更难。要善于寻找和抓住商机,一有机会就放胆去做,才有可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