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农家乐“开”出幸福生活
通讯员 范筱霞 记者 朱佳雨
陈伟正在做饭
  5月20日,晴空万里,甘泉县道镇东沟村刘庄村民小组的“陈家大院”农家乐好不热闹。
  “老板,把土鸡给我抓两只,我要带走。”
  “老板,再炒一盘洋芋丝。”老板陈伟和妻子高喜梅忙得不亦乐乎。
  吸上一口乡村的新鲜空气,摘一把不打农药的油菜,炒一盘地道的土鸡,再喝上一口农家米酒……这些都在吸引着客人们来到陈伟的农家乐亲近自然,享受悠闲的生活。
  今年39岁的陈伟,初中毕业后外出学习厨艺,两年的勤学苦练,陈伟出师了,便外出到饭馆打工,妻子在家务农。2006年,夫妻俩在甘泉开起了饭馆。
  虽然两人勤勤恳恳地工作,挣钱也不少,但除去房租、水电费后,一年下来手里落下的钱没几个,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现在村里旅游业兴起,你有这么好的厨艺,野山鸡、土鸡养的又多,不如回家开农家乐,这样还能顺便照看一下你家的老人。”2016年,乡镇干部劝说陈伟返乡创业。
  旅游旺季,山外的客人纷至沓来,陈伟发现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饭馆根本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于是他就有了开农家乐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7年春节,陈伟和高喜梅把在外打工攒下来的27万余元全部都拿出来,从里到外地整修了自家的6孔窑洞,还盖了3间平房。
  “没有疫情的时候,每天至少挣2000元,除去开支,一年挣十几万块钱不成问题。”高喜梅算起了收入。
  农家乐开起来了,村民的土鸡、腊肉和蔬菜等农副产品成了香饽饽。
  “我在农家乐里帮忙切菜、上菜,一天能赚100块,家里的活也不误,两个娃娃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就够了。”村民李梅开心地说道。
  “如果客人多的时候,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村里几个人来帮忙。现在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一年收入10万余元不成问题。”高喜梅说。
  “提前订饭的客人点名要炖土鸡或羊肉,还有人要吃洋芋擦擦,这不我正在准备着。”陈伟边切菜边笑着说,“这里一年的收入比我在外打两年工都赚得多。今后,我还要动员留守老人养更多的鸡,动员村民种更多的小香米,这样,他们就有了稳定收入,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