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4日
刘晓娟:巧手“剪”出新生活
刘晓娟进行剪纸创作
  “左边养猪的场景展示产业兴旺,右边群众扭秧歌体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8月29日,47岁的刘晓娟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自己近期正在创作的一幅主题为乡村振兴的剪纸作品。
  延川拥有灿烂而丰富的民俗艺术,延川剪纸就是其中的艺术瑰宝,它多为民间妇女喜庆节日之杰作,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此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作为延川剪纸非遗传承人,刘晓娟见证了近年来延川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她也是众多的受益者之一。
  刘晓娟是乾坤湾镇小程村人,只有初中文化,受母亲影响自幼喜欢剪纸。“我母亲是村里有名的巧手,到了过年的时候,乡亲们都找她剪窗花。我七八岁时就会剪了,12岁就在期刊上发表过作品。”提起剪纸,性格有些内敛的刘晓娟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了自己的剪纸经历。
  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乖巧懂事的刘晓娟从小便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让她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养成了倔强坚韧的性格。“那时候,我就暗自下定决心,不能像母亲一样在土圪梁里干一辈子。”
  12岁时,有人来小程村写生,看见刘晓娟用树枝在地上作画,便让她剪了一幅作品。在期刊上发表后,给刘晓娟带来很大的信心,坚定了她要通过剪纸改变命运的决心。
  1993年,当时还在延川县文化馆工作的剪纸艺术家冯山云举办了一期培训班,母亲为刘晓娟报了名,让她有机会得到专业的培训。1996年,21岁的刘晓娟发表了人生第一部作品集《刘晓娟剪纸百鸡图》。“在我心里,鸡就是凤凰,我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成为‘凤凰’。”刘晓娟告诉记者,在创作百鸡图时,自己还曾专门找了附近一家养鸡场观察,之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创作完成。
  近年来,延川县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年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比赛活动,推动民间剪纸产业化发展,这让刘晓娟等一大批剪纸艺人通过剪纸改变生活的梦想变为了现实。2016年,乾坤湾博物馆建成投用,刘晓娟受聘成为这里的常驻艺人。
  在这里,刘晓娟不仅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还可以通过展区将作品销售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更为重要的是,为游客展示延川剪纸创作过程中,她还有机会与游客面对面探讨交流,让更多人爱上剪纸文化。“有的游客来看了很感兴趣,跟我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一个广东游客还专门把孩子带来学习了一个多月。”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剪纸,刘晓娟打心底里高兴。
  “我做其他事可能都会有厌倦的时候,但唯独对剪纸不会,几天不剪就会觉得难受。”刘晓娟笑着坦言,自己经常因为沉浸在剪纸创作中忘记按时去接孩子放学。在旁人看来,刘晓娟热爱剪纸也是爱到骨子里的。“无论别人如何去迎合市场发展,她都朴实地坚守着一颗初心,本本分分地做着传承剪纸文化的事情。”有人如是评价。
  近年来,刘晓娟创作的《牛郎织女》《十二生肖》《母亲河》《婆姨好》等多幅剪纸作品荣获大奖,200余幅作品被国内展馆收藏,其本人也曾受邀在多所大学讲学交流,并先后培养学生800余人。同时,她还发动周边的妇女学习剪纸、布堆画和刺绣等民俗艺术,在传承和保护延川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帮助妇女们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