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我所就读的中学几乎停止了上课。校园中没有了以往的严肃,也就不存在紧张气氛。我每天只是背着书包按时上学放学。可书包里装着的不仅仅是课本,还有课外书。尽管课本每天也装在书包里,也只是做个样子。
平日里,我不喜欢听课,尤其是听外语课。每当英语老师走进教室,我都会暗自皱眉,然后无可奈何地熬到下课的铃声响起。这么不爱上文化课的我,对课外书却情有独钟。我的书包里永远装几本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水浒传》等,我喜欢这几本书,佩服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顽强的毅力,崇拜《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
直到1969年1月来到延安插队,我还带着这些书。插队期间,白天我到田间地头和老乡们一起劳动,晚上我就和同学们在煤油灯下各干自己的事情。每天晚上,同学们有写日记的,有发呆想家的,有闲聊的,而我就看自己带来的书。除了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看一本被翻得残缺破旧的《青春之歌》。当时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自己找乐子。也就是这几本书,帮我打发掉多少寂寞的夜晚。
在插队的岁月里,我们和父老乡亲们同吃同住,在田间地头到吃饭点,相互之间尝尝别人带来的饭食。以前,房东大妈给我们知青做饭,后来因为不想麻烦老乡,我们就自己做了。一般情况下,我们早上会多做点饭,中午带上剩饭,凑合吃点。有时候老乡心疼我们,就把他们的饭给我们分点。
其实,农村也没啥好饭,除了玉米面贴饼子,就是各种豆子混合在一起蒸的发糕。秋天是各类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还可以吃到玉米棒和红薯,可对于我们这帮知青来说,无论吃什么,都是狼吞虎咽,吃得特香。繁重的体力劳动,自给自足的生活,赋予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性。这段陕北情怀,在我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直至如今,依然清晰。
最令我高兴的事情,是每个月队上派人去公社交公粮的时候。只要听说啥时候交公粮,我自然会抢先向队长报名。因为公社有图书室。尽管图书室很简陋,只有两个破书柜。书柜中的书不多,还有少许报纸,虽然没有什么新鲜的书籍,但每周的报纸是我最喜欢看的。当时,封闭的乡村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但是通过报纸可以知道山外面的新鲜事,最主要是想知道北京的新闻,想知道北京有什么变化。内心深处还是心心念念着家乡,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回家。
终于,1972年招工了,我去了县城医院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市场上的电器也是应有尽有,自己还是北京、延安两边跑,两地的信息相互沟通起来也很方便。收音机普及了,但我还是喜欢看书,喜欢看陕北的杂志。我对陕北的感情,至今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