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前
1906年3月13日,吴伯箫生于山东莱芜县吴家花园庄(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一个半耕半读的富裕家庭。他7岁到邻村学校读书,半年后回本村学校上学。1919年,他考入省立曲阜师范学校,任学生会干事。五四运动期间,他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经同乡介绍,吴伯箫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后转英语系,并开始文学创作,第一篇散文《白条与黑夜》发表于《京报·副刊》。其间,他参加群新学会,秘密阅读《共产主义ABC》《夜未央》等书刊,又在《京报》《晨报》《大公报·文艺》《水星》《新生》《努力周报》《世界日报》《新中华报·副刊》等报刊上发表《塾中杂记》40余篇文章,后来又写了《羽书》《马》等,后编为散文集《羽书》。他与曹未风、成启宇合办《烟囱》杂志,共出版10期。1931年夏毕业后,吴伯箫先去青岛市立高中任教,不久到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常定期聚会交流。1935年,他任济南简易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又在山东省教育厅当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暑假期间,他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一二·九”运动后,为使学生免遭军阀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组织学生回家乡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吴伯箫任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伯箫带领200余学生步行到鲁南临沂,但因经费无着,学生各奔前程。1937年底吴伯箫毅然从军,在安徽淮南军中任少校。
延安时期
1938年4月,吴伯箫脱离淮南军,只身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编入驻瓦窑堡的第一大队三支队政治班。在瓦窑堡写第一篇壁报稿,题为《抗大,我的母亲》。4个月后结业时,毛泽东同志为他题词“努力奋斗”予以勉励。11月,吴伯箫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第三组组长,赴山西长治一带工作6个月,写了《潞安问物》《沁州行》两组战地通讯和《夜发灵宝站》《响堂铺》《路罗镇》等,发表在老舍编辑的武汉《抗战文艺》上,后结集为《潞安风物》出版。
1939年5月,吴伯箫从晋东南回到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参与编辑《文艺突击》,后任秘书长,并兼任中国女子大学教师。5月4日,在延安城北门外靠山傍河的坪坝,吴伯箫聆听了毛泽东的演讲《青年运动的方向》。
1941年8月,吴伯箫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边区政府教育厅任中等教育科科长。写了《山桃花》《客居的心情》《谈日常生活》《向海洋》《书》《忘我的境界》等散文。
1942年5月,吴伯箫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在会上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表示欢迎文艺工作者到学校教学,既可以熟悉群众生活,搜集陕北丰富的民歌,以利创作,也可以做一些文艺普及工作。吴伯箫的发言受到毛泽东的鼓励。
1943年,吴伯箫进入中央党校第三部学习,参观“陕北江南”南泥湾,写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火焰山”上种树》等散文。他又写了《一坛血》《黑红点》等纪实散文,由佳木斯东北书店印行,引起热烈反响,被多处转引。同时期,他还翻译了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波罗的海》。
离开延安后
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年11月,吴伯箫离开延安,奔赴新解放区,先到张家口华北联合大学任中文系副主任。不久转赴东北,1946年在佳木斯任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并主编《东北文化》,举办抗大式训练班。东北大学迁入长春并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后,任文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这时期,吴伯箫写有散文集《出发集》。
1949年7月,吴伯箫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文协委员、秘书长。1951年,他调任东北教育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副院长。1954年春,吴伯箫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参加编辑中学《文学》课本,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并参加《文艺学习》《语文学习》诸刊物编辑出版工作。1955年7月,出版《烟尘集》。
1956年,吴伯箫参加全国总工会组织的作家参观团,任南团团长,走访中南各省,写了《难老泉》《钢铁长虹》等诗文。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之后写了多篇散文。1961年,写下了《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延安》《歌声》等文,1962年6月又写了《窑洞风景》,缅怀延安精神。1963年,他进入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同年4月出版散文集《北极星》,收入20多篇散文,产生较大影响。1964年,到房山县参加“四清”。
“文化大革命”中,吴伯箫被开除党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2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副所长,但仍兼任山东大学教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1981年10月,吴伯箫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4月,吴伯箫出版散文集《忘年》。
1982年8月10日,吴伯箫病逝于北京。 (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