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4日
让二十大精神宣讲接地气、有温度、聚民心
通讯员 李进 记者 孙艳艳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月7日,洛川县委宣讲团在土基镇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日前,洛川县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持续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得更深、传得更广、用得更好。
  为壮大队伍,做“强”资源,洛川县把领导干部宣讲、专家学者宣讲、典型人物宣讲、基层群众宣讲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县委讲师团、党校等专职理论宣讲队伍作用的同时,吸收优秀思政课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镇级科级领导、农村支部书记、理论宣讲志愿者组成专业宣讲团。
  同时,组建覆盖面广、人员身份多样的基层“党委宣讲团”“百人宣讲队”等形式的群众宣讲队伍,挖掘他们奋斗、勤劳、奉献的故事,用“党的理论+鲜活事例”方式广泛开展宣讲,讲好党的故事、洛川的故事,构建了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典型人物讲事迹、基层群众讲感言,以讲带学、上下互动的宣讲格局。
  该县还创新形式,做“活”工作,在广泛开展基层宣讲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目标,坚持宣讲为民,务实为民。结合“进知解”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详细了解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面对面解疑释惑、心贴心交流互动、实打实点拨明理,通过“群众点菜、专家配菜”的方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传播党的基本理论与解决干部群众直接关心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度。
  在宣讲中党员干部还结合地方特色,将普通话和方言相结合,用民歌、快板、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除去了政策理念和普通百姓之间的“玻璃板”,让村民不仅喜欢听,而且听得懂。“这几年我们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龙头压在了院子里,农民开上了小轿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们相信只要跟着党,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该县土基镇土基村村民王小锋高兴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基层工作者,我将在工作中注重实效,以群众为师,做群众的知心人、好帮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砖添瓦。”洛川县土基镇人民政府干部王曙辉如是说。
  此外,该县融合平台,做“鲜”内容,大力运用“互联网+宣讲”模式,打通线上线下两个舆论场,进一步提升基层宣讲实效性和覆盖面。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洛川宣传公众号、“爱洛川”App等网络媒介宣传平台,持续宣传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
  “把党的政策用群众的语言宣传到千家万户,得到居民的认同,是我最大的收获。”洛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县委宣讲团团长郑彦斌用自己亲身经历分享着从事基层宣讲工作的收获。他还表示,将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用百姓话、大白话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宣讲工作接地气、有温度、聚民心,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