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群众采集核酸 编者按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提起医护人员,脑中闪过的可能仅仅是一根棉签、一身防护服、一副弱小的身躯,但真正走近“大白”的生活,才明白什么叫挺身而出的凡人。
这些“大白”,他们是美丽的天使,更是铿锵的玫瑰、不屈的战士。
面对疫情,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讲条件,有着无私、勇敢的战斗精神,他们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医护人员,一直温暖感动着延川这座小城。
“刘主任,赶紧过来,姣姣晕倒了。”
“好的,你别着急,我马上到。”
接到同事急促的电话,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文雄赶忙跑了出去。
“接到同事电话,就赶紧推着轮椅,带着急救药品和氧气袋跑出去。师姣姣整个人也是一直头晕恶心站不起来。”刘文雄说道。
师姣姣是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的一位内科护士,今年九月才刚来到医院,当天就参与核酸培训,次日就参加了核酸采集工作。
国庆假期,师姣姣刚准备回家休息,车还未驶出高速路口,就接到了护士长的电话,随即掉头返回继续参与工作。
10月5日早上,师姣姣更是忙得没吃早饭,在连续工作了六七个小时后,最终体力不支晕倒在距离医院大门几米的地方。
同事担忧她身体,师姣姣却说:“我身体其实还好,头晕的时候自己都没意识到,我还以为下雨我戴着护目镜看不清楚路呢。”
就在当天下午,副院长王鹏在医护群里看到一条抖音和一段文字。上面评论写道:“抗疫天使雨天长时间穿防护服做核酸。辛苦了!”
“这应该是过往的路人随手拍的,虽然一天的工作很劳累,但是看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那点苦累就很值得!”王鹏感慨道。
连日来,每天凌晨四点,在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可爱的大白们已经开始准备各类核酸所需的物资。六点,她们就站在寒风中开始工作。寒风中,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不便喝热水,不便穿外套,只能搓搓手、跺跺脚。
“我们同事很辛苦,但是为了群众的安全,我们义不容辞。”话还没说完,王鹏的电话响了起来,“喂,高速路口有两名需要转运的病人……”王鹏接到电话便匆匆赶去了高速路口。
在路途中,安排救护车、协调物资等各项工作,他都在通过打电话协调解决。到了高速路口,王鹏仔细查看两位病人的身体情况,并看着救护车顺利接走转运,才放下心来。
一路上,王鹏还不忘对核酸检测值班人员叮嘱道:“你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哪里物资缺了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我给大家协调。近来天气转寒,也要做好保暖。”
高速路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王鹏每天除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外,还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来,并要到高速路口、高速服务区进行实地检查,及时查漏补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是把人劈成两半都感觉不够用。”
但是这样的工作不只是王鹏一个人的日常,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日常。
“工作已成习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高速路口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我希望大家可以配合我们的工作,戴好口罩,按时按点做好核酸采集,有序出行。”高速路口核酸采集人员雷波说道。
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雷波一直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带着水汽的面罩、被汗水泡白的双手,也丝毫没有消减他的精神和斗志。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简单纯粹的,但是他们却在繁忙琐碎的生活中为大爱前行。
“饿过去了,已经不饿了。”“凌晨一点回家,已经习惯了。”“跑这跑那连轴转,已经是常态了……”走近他们,笔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抱怨的话一句都没有。
截至目前,延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安排9名医护人员,在永坪镇4个卡口采集核酸11002人次;抽调医护人员251人,配合城区核酸采集226313人次;采集重点人员10047人次,居家隔离人员20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