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为杨世荣送药
●惠彩莲(右一)送别解除隔离人员 天还未亮,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驿路大酒店的密接隔离点办公区域——壹号院已灯光闪烁。
接到上级指示后,文安驿镇卫生院院长惠彩莲便带领6名医护人员迅速进驻隔离点。
疫情发生以来,他们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很少有休息的时间;而且按照防疫规定,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不能离开隔离区域,打电话便成了他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现在所有的工作只能通过手机协调安排,隔离人员的情况只能打电话了解。”惠彩莲指了指连着充电器的手机说道。由于一直接打电话,惠彩莲的手机快要没电了。
此时,正在电脑前查看隔离人员信息的惠彩莲,又被一段急促的铃声打断。“喂,你好!我是……”对于她而言,这样的“开场白”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
这次接到的是正在隔离人员的电话,这名隔离人员患有牛皮癣,由于隔离期间没有携带药品,便把电话打到了惠彩莲这里。
“好的好的,你不用担心,需要的药品我马上协调,尽快给你送到。”惠彩莲一边答复一边快速记录着。
“A703房间,杨世荣,送药。”随后便开始给运送物资的人员拨打电话,联系购药。
约20分钟后,惠彩莲拿到了药物。她和另一名医护人员将药物放到杨世荣窗台后,仔细了解杨世荣的病情,询问是否还有其他需求,并再次安抚他的烦闷情绪。
刚刚送完药返回,惠彩莲电话又响了。收到文安驿镇纪检书记张延龙关于镇区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的通知后,她又赶忙拨通副院长冯小杰的电话。
“喂,冯院长,明天镇区咱们在上驿、下驿和市场安排3个点位,一组两人,早上8点到10点,还有居家隔离人员上门采样,有什么事咱们随时电话沟通。”作为文安驿镇卫生院院长,惠彩莲在忙碌隔离点工作的同时,还需保障好高速卡口、镇区全员、重点人群、居家隔离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以及卫生院的日常工作。
“好的,马上安排。”接到惠彩莲电话后,冯小杰立刻安排起工作。“我们卫生院承担的任务还很多,人员非常短缺,哪里需要,我和冯祥副院长都会及时补上。”正在穿防护服的冯小杰说。
由于人员短缺,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副院长冯小杰便肩负起司机、采样人员、送样人员等多个角色,而冯祥也是亲自上阵,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做起了核酸采样工作。
正在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时,冯小杰又接到了惠彩莲的另一个电话,这次是询问高速路口值班人员的情况。
“喂,冯院长,‘家里’怎么样?”
“天冷,让‘孩子们’穿厚点。”
“要做好环境的消毒消杀,处理好医疗废弃物。”
“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一口热饭了。”
……
在他们口中经常提到的“家里”并非我们常以为的“家里”,而是文安驿镇卫生院这个大家庭。无论是院长、副院长还是其他医护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操心“家里”比操心自己的家庭要更多。舍小家为大家,是他们理所当然的“习惯性操作”。
工作再忙,惠彩莲每日都会抽空发微信、打电话,询问各个岗位医护人员的情况,冯小杰和冯祥每天再忙,也都会抽空到各个点去看望医护人员。
“我们高速路口核酸采样点每天采样量比较大,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我们惠院长、冯院长每天叮嘱我们、关心我们,我觉得很暖心。”正在高速路口值班的医护人员贺佳璇说。
一通通的电话,连接着文安驿镇卫生院疫情防控方方面面的工作,更连接着温暖与感动;一通通的电话,勾勒出了一个个白衣天使的担当与勇毅,更勾勒出来了一方群众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