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真理火炬,方能洞见前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信。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深刻阐述,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也强调,“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百年复兴的路上,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番话。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并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与时俱进理论成果的根本要求。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新时代的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探索,于实践中创新。新征程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我们党继续交出新的优异答卷。在新征程上写好这份新的答卷,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必须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新的实践,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篇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单位:中共延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