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4日
聚庭院“小美”促乡村“大美”
——子长市马家砭镇乡村振兴小记
    ●“庭院会”议发展、振产业

  记者南卫东 樊小帅朱佳雨通讯员张龙
  走进子长市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只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清新气息扑面而来。生态庭院、主题公园、美丽广场……串珠成链构成一幅幅优美宜人的田园图景映入人们眼帘。
  近年来,该镇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把生态庭院创建作为推进生态振兴的一项基础工程和长期任务,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国家卫生村镇。
  全域美丽展新颜
  “你瞧,这个窑面子、花栏杆做得多好。”近日,站在自家院落合欢树下的赵家崖堤村村民杨玉清,说起生态庭院的“五美”(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生态美、家风美)来赞不绝口。
  “我们不断融合资源,围绕‘一区三线’进行全域环境大整治,清出生态空间,以边角之景提升乡村颜值。”马家砭镇党委书记宜佳佳介绍,今年以来,该镇实施垃圾分类和雨水污水分离,目前有省级水质自动监测1处,镇级污水处理站1处、村级点对点污水收集2处,对340国道沿线5公里568户污水管网全部并入收集,境内苗家沟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建成垃圾分类点8处,及时清扫清运各类垃圾。
  坚持“一村一策”,围绕“三个区块”对村庄进行规划布局,分为规模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宜居生活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庭一院皆是景,乡村处处美如画。该镇坚持“一户一文案、户户是景观”,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花园、菜园、果园”三园并举,把每一户打造成生态庭院示范户。目前,全镇已累计建成79户。
  特色产业新发展
  秋冬之交,太阳照在赵家崖堤村的坝地上,已割去谷穗的秸秆依旧金黄。
  “今年全程机械化降解地膜种植200亩张杂13号谷子,产量不错。”马家砭镇党委副书记刘海军高兴地说,这些谷子去壳后色泽黄亮、颗粒饱满、品质上乘,以每亩700斤产量预算,每斤小米能卖到7元钱,每亩收益近5000元,高出玉米、马铃薯等粗放农作物数倍之多,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壮大传统种植业的同时,马家砭镇不断做优做强拱棚葡萄、山地苹果特色绿色产业,持续培育发展畜牧棚栽业,多措并举、因产施策,撑起农民增收致富新天地。“我们试点发展520亩红梅杏示范基地一处,实现生态与经济、山绿与民富有机推进。”宜佳佳笑着说,全镇现有山地苹果示范园12个,总面积突破了1.2万亩,改造提升拱棚葡萄184座,设立路边销售点33处,形成了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00亩,降解膜谷子、玉米洋芋套种2600亩,提高了农作物产值。
  “下一步,我们将破除‘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现代高效农业,集中建设重点发展订单式农业,组织小农户‘抱团’发展。”马家砭镇镇长秦随宽介绍。
  基础建设新提升
  “大家都干得仔细点,咱们村会再变得‘漂亮’些。”近日,赵家崖堤村第一书记徐童童正带着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咱们村是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大家的干劲都很足。”徐童童说。
  在完善基础中夯实发展动能。该镇强化阵地功能,新建了任家寺、马家砭村党群服务中心。马家砭村针对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休息不便、门口拥挤的问题,开设了免费茶水间,打造了爱心守候长廊,受到群众好评。
  优化产业配套。镇党委、镇政府多方筹措,积极争取资金220万元,先后解决了郭家河山地苹果示范园、赵家崖堤蔬菜种植基地、马家砭村500亩红梅杏产业基地的引水灌溉问题,规模产业基地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针对果园春季花期防冻工作,开挖防冻坑1600多个,摆放油桶800多个,为山地苹果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美化人居环境。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先后实施赵家崖堤、界石堡村人居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配套了农产品销售点,消除了路边销售带来的安全隐患。出台“123456”工作法,按照青砖灰瓦的陕北风格,打造340国道生态庭院示范带。调运苗木60万株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下硬茬进行整治,严厉打击乱占林地、毁林开垦、撂荒地和非粮化治理、偷伐盗猎行为86次,真正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美丽城镇为人民而建,美丽成果由百姓共享,美丽资源靠群众守护。马家砭镇党委书记宜佳佳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普惠性,规划先行,整体部署,全面推进,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努力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