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5日
魔术师的口袋里装满忧伤
高建群
  中学生一样迷恋
  “诗歌,该怎么深刻而又凝练,我不懂,但我一直像中学生一样迷恋!”这是1975年《诗刊》复刊后,邵燕祥写的一首诗,诗名叫《中国又有了文学》。
  此后这四五十年中,在这被文学绑架的幽暗时光中,这话屡屡涌上我的心头,并刺痛我的心。每次推托不过,去一些地方演讲,我念叨着“中学生一样的迷恋”这句话走上那个祭坛。坐定以后开讲,我忧伤的目光看到的,是台下对文学“中学生一样迷恋”的听者。
  前几天有人告诉我,西安市原市长助理兼秘书长王志强先生死了。听到这话,我想起“中学生一样迷恋”这句话。我坐在小区的草坪上,无喜无悲,坐了很久。十几年前,王先生托人说请我吃饭,说了好多次。我有些奇怪,因为彼此素不相识呀!后来的饭桌上,他说:“我是个老文艺青年,我正式拜过师的,我的师傅是你的好朋友。”我笑着问是谁,他说是在延安南泥湾三台庄插过队的北京知青高红十。
  王志强说,当年,西安市的五七干校在延安南泥湾。每天晚上收工以后,他都要跑上十几里山路,拿个小本子,去一个名叫“三台庄”的小村,听当时已经名噪一时的北京知青作家高红十讲文学。
  红十后来到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再到中国法制报。这个一代风云人物,现在也应该退休了吧!她出生的日子恰好是苏联十月革命节那天,所以叫“红十”。
  记得我曾给志强说,红十如果哪天回延安,咱们去陪陪她。可现在,志强先生走了,我们三人相见的可能也就没有了。
  人活低了就按低的来
  陕北人有一句老话,叫作“人活低了就按低的来”。我第一次听到这话,还是听路遥说的。去年今日,我在牛津大学,正遇毕业典礼。校方对我说,我们牛津,是为英国培养首相,为世界培养领袖的。例如撒切尔夫人,例如梅姨夫人,例如约翰逊等,他们都毕业于牛津。我在那一刻想起我们的西航学院。我说,那个遥远的位于世界东方的学院,它的大部分学生来自草根家庭,他们在学院主要是为了学一门技能,为了糊口养家,从而不至于有一天饿死。我说这也很好呀!人活低了咱就按低的来!帝王有帝王的快乐,百姓有百姓的快乐,很难说哪种快乐更快乐!今年,在西安航空学院人文学院的开学典礼上,我把我上面这一段话说给孩子们听。
  张贤亮的心结
  那一届文代会上,我专门找到张夫人。我说:“姐,我求你两件事,一是出《张贤亮纪念文集》时,将我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那篇悼亡文章一定收上。二是为了贤亮先生天堂里安宁,请务必善待马樱花。”
  夫人说:“马总已经离开影视城,去一个文物商店了。”
  我听后,心里很难受。我说:“姐,那就当我没说这话吧!”
  贤亮先生病后,我去宁夏看过他。影视城门口有个吊桥,两个兵卒守着。我喊道:“回去告诉你们张主席,就说陕西高主席来了。他说过,西部影视城我当一半的家。”兵卒见说,回去禀报。一会儿,马总出来迎接我。那吊桥,方吱吱呀呀地放了下来。
  那次见面,贤亮老哥说了这么件事情。有一次中国作协开主席团会,会完后大家往出走。突然一个人急匆匆地从后边赶上来,把他肩膀一拍,说:“祝贺某主席连选连任!”贤亮说他扭过头去,那人一看认错人了,很尴尬。贤亮说他当时也很尴尬。原来有个会者,个头和他差不多,那天也穿了个黑烤花呢半大衣。人在行将就木前说这件事,大约是一个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心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