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1日
耳膜破了,还能长好吗?
记者 宋伟 刘晶
  小李前些年每次感冒之后都会一边耳朵疼,有时耳道里还会流黄水,她一直没有在意。最近,小李觉得听力不太好去医院看病,医生说她的耳膜有穿孔,通俗地讲,就是破了一个洞。
  小李的烦恼也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耳膜(鼓膜),为什么会穿孔,穿孔以后怎么办?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学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王宇。
   鼓膜穿孔有什么危害?
  王宇说,耳朵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它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鼓膜,也就是俗称的耳膜,是一种有弹性、灰白色、半透明的薄膜,表面呈椭圆形,外形如漏斗一样,位于外耳与中耳之间的一个椭圆形的薄膜。鼓膜的作用主要是感应由外耳道传入的声波,将声波产生的振动传递给听骨链,使声波的刺激传入中耳,所以鼓膜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声音。它既是保护中耳的一道屏障,同时也起着传导和放大声音的作用。
  鼓膜像鼓面一样能够振动,将声音传入中耳,它也能够将耳屎、异物、水等阻挡在外耳道,防止其进入中耳引发炎症。由此可见,鼓膜的完整性十分重要。如果鼓膜穿孔了,就会影响声音的传导,造成听力下降,同时细菌、污水和异物容易进入中耳腔,造成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因此,鼓膜穿孔不容小觑!
  鼓膜穿孔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鼓膜穿孔呢?王宇说,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感染。鼓膜穿孔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咽部的细菌、分泌物等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如果中耳急性炎症较重,中耳内会有许多脓液积聚,鼓膜局部破溃形成穿孔,脓液就从耳道里流出。
  二是外伤。分直接外伤和间接外伤。直接的外伤包括:头部外伤引起颞骨骨折,或面部外伤(比如“挨了一巴掌”)附带损伤了鼓膜;掏耳朵时不慎戳伤鼓膜;强烈水柱或气流喷射鼓膜、误将化学腐蚀剂滴入耳内、金属屑溅入耳道等也可损伤鼓膜。
  间接的外伤包括:外界大气压力突然急剧变化,如射击发出巨大响声和气浪,飞机起飞降落时鼓膜内外产生气压差等情况,对于中耳气压平衡功能不佳的人来说,都有损伤鼓膜的风险;中耳腔内气压突然上升导致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如十分用力擤鼻涕时,来自鼻腔的气流突然冲击鼓膜,可使鼓膜破裂。
  鼓膜穿孔的治疗和预后
  鼓膜穿孔后能不能自己长好,发现穿孔又该如何处理呢?
  王宇说,大多数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可于6周内自愈。在这期间,要注意避免耳朵进水,严禁游泳,洗头、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塞住耳道口。还要谨防感冒,不要用力擤鼻涕。若鼓膜穿孔在3个月内无法自愈,或者中耳急性炎症已经好转,不再流脓,但仍然遗留有鼓膜穿孔的患者,应该及早进行手术来修复鼓膜,保护或提高听力。
  他说,现在,鼓膜穿孔已经不再成为令人困扰的问题,因为显微镜及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为鼓膜穿孔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传统的鼓膜修补术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显微镜的优势在于充分放大耳部的精细结构,并且具有立体视野,术者可以双手操作。不过,显微镜下的鼓膜修补术需要在耳后或者耳前做一个切口,如果患者的外耳道不够宽大,还需要磨掉一部分骨头,扩大耳道来充分暴露穿孔。
  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相比,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优势在于耳周没有明显的切口,通常也无需磨骨,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内镜的视野广,可多角度观察,视线不容易受到遮挡。不过内镜手术需要单手操作,对于术中出血的操作不如显微镜便捷。
  对于不同情况的鼓膜穿孔,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来确保鼓膜修补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