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严格履职尽责,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在探索形成具有鲜明红色印记和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审判执行“延安模式”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亮点一:突出政治引领,争做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人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扛起弘扬延安精神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开展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积极创建“马锡五式”人民法官、人民法庭,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法院和市委充分肯定,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张克宁、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惠兴文等先进典型,20个集体和25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2名法官获评全省“新时代马锡五式好法官”。
亮点二:聚力提质增效,推进平安延安、法治延安建设
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66488件,审执结案62909件,分别较2021年增长5.4%和4.6%,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5000件,结案4801件。全市法官人均结案218件,同比增长4.31%,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降低0.77个百分点,案件审理周期缩短8天,执法办案呈现质效双升良好局面。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530件,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审结抢劫、杀人、危害社会治安等恶性暴力犯罪案件374件。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从严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70件。坚决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33件。全市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7528件,涉案标的额56.8亿元。妥善审结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教育医疗、房屋买卖、劳动争议等案件2050件,积极回应群众“衣食住行”等民生诉求。统一适用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引导社会公众向上向善,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1.45%,司法公信显著提升。全市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件,较上年下降20.28%,推动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71%,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告官见官、出庭出声成为常态。坚持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出司法建议33份,提供行政执法咨询32次,协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延安建设。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专项行动,139件涉府执行案件限期兑现,让我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品牌成色更足,内容更实。
亮点三: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出台《关于为奋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贯彻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开通涉诉绿色通道,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破产案件审判团队,规范审理流程,编制管理人名册,受理破产案件7件,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市场出清和重整救治作用,有效化解我市潜在风险债务27亿元,努力让“僵尸”企业退出,“患病”企业重生。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在高新区、安塞区、黄陵县设立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服务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方式改革,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审结涉知识产权案件397件。聚力服务支柱产业良性发展,着力打造全市法院“一院一品”,确定了苹果全产业链风险防控司法应对、涉油气资源类犯罪定罪量刑和证据标准研究及革命旧址司法保护等11个方向调研课题,陆续形成阶段成果,不断为我市重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司法力量。倾力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共同发力破解企业破产、“烂尾楼”整治、信贷风险等市域社会治理难题,宝塔区“花溪湾”商品房交付等一批疑难复杂案件正有序化解。
亮点四:践行绿色理念,共织生态环境治理司法保护网
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延安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全市法院建立专业化审判团队,构建“三合一”审理模式,审结环境资源案件360件,追究刑事责任16人。与渭南中院、榆林中院联合出台加强环资审判协作意见,签署《黄河中上游流域毗邻省区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开展跨流域、跨区域司法协作,合力修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宜川县云岩人民法庭获批我市首家环资审判法庭,黄龙县法院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吴起县法院依法审结我市首例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延安中院审理的市生态环境局诉宿州市某公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判处的修复资金17.7万元全部到位。举全市法院之力,逐步构建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铜墙铁壁”。
亮点五:厚植为民情怀,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不断加强诉讼源头治理,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富县法院“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工作机制、甘泉县法院“九平调解室”、延长县法院“解疙瘩”解纷中心、洛川县法院“和事佬”调解平台推陈出新,受到群众欢迎。安塞区、黄陵县、宜川县等地法院“蔬菜法庭”“能源法庭”“旅游法庭”坚持巡回办案,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市法院通过“法官说法”,诉前调解纠纷790件。志丹县法院“苹果巡回法庭”一线审判常态化,《护航总书记关心的富民产业》一文获中央网信办全网推介,社会反响热烈。持续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运行电子送达平台,实现案件送达流程集约、规范、高效。宝塔区法院“四更加”速裁模式成效显著,11名民事速裁法官结案4327件。坚定不移推进司法公开,全市法院网络公开裁判文书40549份、视频直播庭审7152案,同比分别增长17.9%、35.1%。吴起县法院被表彰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宝塔区法院枣园人民法庭获评我省“枫桥式人民法庭”。
亮点六:加大执行力度,全力以赴切实解决“执行难”
保持“高压”执行不松劲,开展“三秦飓风”“延河风暴”执行攻坚,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3908件,执结22708件,向申请人兑付案款40.5亿元,加强同公安、不动产、金融、税务、通讯等单位协作,健全查人找物联动机制,引入辅拍机构成立辅拍中心,推广悬赏执行,公布失信信息6601条,限制高消费1.27万人次,全方位压缩失信被执行人活动空间。子长市法院首创,并在两级法院推广为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有力遏制当事人规避执行行为,努力将群众“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亮点七:总结办案经验,创新发布《延安中院裁判观点》
为有效纠治裁判标准不统一、“类案不同判”现象,在全省首创《裁判观点发布规则》,创新发布《延安中院裁判观点》,为规范类型化案件审判执行提供指引参考,促进案件多元化解,有效减少非必要上诉、发改和再审。首辑裁判观点《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裁判观点(试行)》已正式发布,得到交管、保险等有关单位和办案法官好评。
亮点八:巩固教育整顿成果,全面规范办理“减假暂”案件
开展“减假暂”案件质量大评查,围绕该类案件风险点,创新推出罪犯改造日记、心理健康评估制度、出庭证人宣誓、严格医学技术审核等15项改革机制,精准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保证刑罚执行公平、公正。全面规范“减假暂”案件办理,坚决防止“纸面服刑”等现象发生,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
亮点九:坚持文化育人,创新构建“五色”法院文化体系
坚持红色引领、文化育人方针,提出构建“红色基因、黄土情怀、蓝天圣地、绿色发展、橙色创新”的法院文化体系,凝聚法官干警思想认识,让“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司法理念,成为执法办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全市法院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蔚然成风,“红色法院”文化项目入围全国法院文化品牌50佳,《与信仰同行》短视频获全国法院第九届微电影微视频“金法槌奖”,文化建设经验在全省法院会议上交流发言,延安中院新媒体宣传工作名列全省法院前茅。强化司法调查研究,发表学术成果44项,16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实现历史突破。
亮点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有效开展清廉法院建设
出台《持续推进司法作风建设二十条意见》,编辑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设立信访投诉违纪举报中心,核查办结投诉举报52件,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日常监督,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长期未结案等三项监督检查,全市法院提醒谈话、批评教育45人。坚持刀刃向内,两级法院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出台《保障律师权益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机制建设实施意见》,积极打造法律职业共同体良性互动的“延安样板”。延安市中院“清廉法院”创建工作被市委简报、《延安日报》、《陕西政法天地》专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