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7日
清 晨
樊芹

  今天起了个早,一出门就被薄雾拥簇。走出小区,平日里白鹅般长伸脖子的公路,现在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点。两旁的树群在雾中轮廓朦胧,像画家笔下的水彩画般充满艺术感。它们高耸笔直,枝叶茂盛,互为邻里。凝神细看,很难分清这些枝叶到底属于哪棵树。
  置身于淡淡的雾中,并不觉得清冷,只是感觉清新、舒适。各种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清脆、悦耳、欢快,比任何交响乐团演奏出的乐曲都亲切动人。
  来到小广场上,看到广场两侧的树在这时候显得更高、更直、更粗壮。我张开双臂,想和其中的一棵树来一个拥抱。呵,没抱住。用双臂量了一下,估计还得再来一个我才可以抱住。于是从心底很敬重这些老树。它们应该是我的爷爷辈甚至更高辈分的人栽种的吧!它们像守卫边疆的士兵一样守护着广场。
  茂密的山林环抱着这个小广场,紧靠山底有一个背着木柴的士兵雕像,他就是张思德。雕像前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格外醒目。每次从这里走过,我心中都会生出一种庄严,一种崇高,一种敬仰。
  顺着马路向前走,没几步就在马路的右手边看到“中央社会部旧址”的标识。路口处有一个小院,半山腰坐落着一高一低两院窑洞,两院窑洞前还分别有一块宽阔的空地。在旁边的山坡上,你会看到一个非常醒目的泥坯墙、瓦面顶的建筑。当年,那些前辈们就是在这里为党的事业、为民族的解放而昼夜工作。现在,他们都已经走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神圣的事业继续奋斗。
  中央社会部被许多种树木环绕着。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任何树木。可今天这样的环境,这种心情,使我不由得仔细观察起来,结果令我惊叹不已。大自然真是艺术家,太神奇了!这里的每棵树都高低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气质也不同。有的站立在路口,像哨兵,笔直挺拔;有的站立在院落门口,像迎宾员,气质柔美,那微微倾斜的姿势仿佛在欢迎来客。有一些树垂下来的枝条竟然是金色的。开始以为是人为所致,走近再看,竟然是丽质天成。那金色的枝条像它手中的武器,金光闪闪,仿佛时刻准备战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站立在泥墙青瓦建筑旁边的那棵树,它像一位将军,是那样庄重、严肃、高大、健硕。它枝丫黑粗,每个枝丫都像向上张开的五指,仿佛在告诉人们“向上,向上!”哦,这世间原来不只是每个人都不同,每种植物也不同。它们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显示出不同的个性、意志,可它们有着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向上。
  准备离开时,来了几名工人,把小院的门打开了。我颇为惊喜,打了声招呼后,走进了小院,然后带着敬意踏入那神秘的窑洞。这时候,中央社会部光辉的发展史像画卷般在我眼前展开,具体分为创建发展、情报工作、保卫工作、策反瓦解、缅怀先贤五个部分。这些画面生动反映了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来,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被称为“龙潭三杰”的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在关键时刻,“龙潭三杰”因为有了“铁三角”的密切配合,使得中共中央得以保全。周恩来曾感慨地说:“他们三个人深入龙潭虎穴,可以说是龙潭三杰。如果没有龙潭三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将被改写。”毛主席说过:“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周恩来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那一刻,李克农、钱壮飞等名字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由于有的名字是第一次看到,所以心内充满自责。因为他们的事迹这样动人,他们的精神如此伟大,我竟然今天才了解。
  看着这一幕幕画卷,感受着革命志士们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前赴后继、不顾生死地拼搏,一股敬意从心中油然而生。我相信,这些刻在历史丰碑上的名字将永存于这片土地和人们的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沐浴自然之风光,接受精神之洗礼。迎着春光,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