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日是第25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位哮喘患者”(AsthmacareforAll)。
中国肺部健康研究组的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的哮喘的总患病率为4.2%,约有4570万成人哮喘患者,其中7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7.4%,未明确诊断的患者高达70%以上。即使得到了诊断,也只有5.6%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那么,什么是哮喘,发病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延大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张彩莲主任。
什么是哮喘?
张彩莲说,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是由基因——环境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引起的,可能跟遗传、自身免疫状态、内分泌调节及精神心理状态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几率会较其他儿童高。引发哮喘还有外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过敏原、气候、环境污染等)、运动、营养、药物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过敏原包括室内尘土、尘螨、宠物皮毛、皮屑、花粉、纤维、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面粉类)等。
哮喘有哪些症状?
咳嗽:通常发生在晚上或早晨。
喘息:呼气时高音调的哨笛声。
气促:感到呼吸困难,晚上会导致失眠。
胸闷:感觉好像什么东西压在胸口上。
张彩莲说,尤其是上述症状有以下特点时:反复发作,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如同常人,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
如何治疗支气管哮喘?
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甚至是老年人,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自行痊愈。张彩莲提醒大家,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系统的、规范化治疗,这对哮喘患者良好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接受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抑制气道炎症的发生,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和控制,在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至少2-3个月并且肺功能恢复至正常,是可以考虑减量甚至停药的,而且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控制性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是每日规律使用的药物,缓解性药物是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更重要的是一旦确诊哮喘,坚持长期持续规范化的治疗,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肺功能。
哮喘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张彩莲说,哮喘患者应当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防治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会诱发或者加重哮喘发作;避免接触变应原;远离香烟,包括二手烟;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按时按医嘱坚持服药;掌握正确使用吸入器的方法(如舒利迭的准纳器或信必可的都保装置),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保持长期稳定的方案;增强信心,使患者相信通过长期、适当、充分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增强治疗的信心。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代表炎症没有了,切忌擅自停药或不规范用药。哮喘的治疗目标是使气道炎症长期处于最低水平,达到自觉完全没有症状或很轻微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