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3日
使用电子“导航仪” 鼻内镜手术更安全
  本报讯(通讯员 薛媛)说起导航仪,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开车。如今,做耳鼻喉科手术也有了导航仪。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鼻导航系统为两位复杂鼻腔鼻窦疾病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开创了我市在鼻窦导航下完成鼻内镜手术的先例,填补了该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今年69岁的魏大爷,因鼻塞半年,加重1月后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随后被收治入院。诊断为鼻窦新生物(右)、慢性鼻窦炎。在鼻导航系统辅助鼻内窥镜下完成鼻内镜下右侧鼻窦新生物切除+全组鼻窦开放术。
  39岁的郑先生,头痛、流涕5年有余,鼻阻3年多。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在鼻导航系统辅助鼻内窥镜下完成了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息肉切除+鼻中隔矫正术。
  在手术影像导航系统精准的引导下,2次手术都成功避开了血管、神经等关键结构,安全到达肿物,拓明祥主任凭借多年手术操作经验配合实时影像定位,大大降低了手术副损伤及出血量,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整个手术过程显示在巨大的高清电视屏幕上,流畅而精准,术后2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电磁导航技术在市人民医院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疗效,真正实现为手术和患者保驾护航。
  据拓明祥主任介绍,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常用于鼻腔鼻窦、鼻颅底、鼻咽等疾病的诊治。因鼻腔鼻窦腔隙深、解剖复杂,毗邻颅底、眼眶,有视神经、颈内动静脉等重要神经、血管在周围。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病变部位解剖结构的改变以及创面出血等原因,在内窥镜操作下较难分辨器械尖端的具体位置,易出现脑脊液鼻漏、海绵窦破裂出血、视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为术中能帮助医生准确识别具体解剖位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医学影像导航系统应运而生。影像导航系统可以跟踪患者手术部位和器械的位置信息,并将手术中的具体位置定位出来,术中可全程实时监控,帮助医生精确识别重要解剖结构、精准手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