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6日
用影像致敬那烽火岁月

  编者的话
  2023年6月28日,纪录电影《穿越烽火》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该片通过对我党第一部电影《延安与八路军》曲折拍摄历史的回顾,以电影人独特的视角,讲述一群怀揣电影梦、救国梦的艺术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穿越烽火,逐渐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长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的故事。
  从延安出发,向历史致敬。影片自上映以来,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今天,编者刊发了几篇影评,带您以观者的视角来审视、欣赏这部纪录片。
   青春无悔——《穿越烽火》影评
  侯波
  《穿越烽火》是部非常难得的纪录片,电影以寻找《延安与八路军》的胶片为线索,展现了一批艺术青年、一批电影人在那个烽火岁月的成长经历。剧中的主人公原来都生活在大都市上海,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腔热血,都怀揣一颗救国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他们奔赴延安,他们脚踏实地地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们打算拍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真实影片。他们不畏艰险,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他们在敌后开拍,随即奔赴抗日前线;他们拍八路军抗战场面,拍群众踊跃参军支持抗战场面;他们既拍根据地的普通群众,也拍国际友人白求恩……影片拍摄完了,却缺洗印设备,只能送到苏联去洗印剪辑。然而就在影片还未洗印出来之时,德国却侵入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这个胶片的去向也成了一个谜……
  《延安与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围绕这部电影的拍摄,电影纪录片《穿越烽火》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一些过去从未见诸于世的珍贵镜头与画面。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冼星海、吴印咸、袁牧之等一代有为青年的精神成长历程,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真正得人心,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我们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
  在记者的采访中,本片的导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滴水里观沧海。不管你有多自信,不管你有多强悍、多有实力,在时代面前一定是渺小的。永远不要幻想时代为你而造就,而是你要投入时代中,你要和时代同频共振。如果做到这些,那么即使我们渺小,也可能会有光彩或者不一样的人生。如果说个人和理想,我觉得人一定要有理想,也要勇敢地去追求。”导演的这段话,算是对剧中主要人物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影片中,袁牧之奔赴延安后感慨地说,“我不再为艺术而艺术了”的镜头;冼星海手抓一点白糖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镜头;吴印咸面对敌人的炸弹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保护电影设备的镜头,都再一次证明了延安这片土地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这群一腔热血的文艺青年,他们也曾为理想迷茫过,也曾徘徊过。但是自从踏上延安这片土地,他们就再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在这里拥有了信仰,他们身上迸发出了巨大的激情,他们在进步着、成长着,逐步变成了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成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
  新的时期,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每个年轻人更应该像剧中的主人公一样,有更大的抱负,有更大的胸怀,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应该激情满怀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与时代同频共振,去实现我们的青春抱负。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才能真正做到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