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锦怡)近日,市人民医院儿科为出生仅两个月、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的患儿成功进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治疗。这是该院儿科首次在病房内为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实施的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标志着儿科该项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小米(化名)出生2个月1天,出生体重仅1000g,因极早早产儿已经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53天。本次入院后患儿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无创辅助通气难以维持血氧饱和度,改为有创呼吸机支持,行肺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感染,新生儿科张粉霞副主任查看患儿后分析,患儿肺部感染明确,系极早早产儿,不除外气道发育异常,拟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治疗。儿科一病区宜雄雄副主任会诊后确诊患儿系极早早产儿,目前体重为3250g,离氧耐受差,不宜前往气管镜室做检查,可给予床旁操作检查,但患儿气管插管管道纤细,不利于支气管镜操作,且操作过程患儿易缺氧,徐峰峰主治医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学习后制定新的有效安全方案:给予拔出气管插管,予后鼻道吸氧,既不影响操作空间,又可保证患儿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经过讨论,大家决定予床旁完成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治疗,同时嘱新生儿科医生备好抢救设备。
因无后鼻道吸氧装置,徐峰峰利用吸痰管改造后予患儿下留置后鼻道氧管,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100%,呼吸平稳。在儿科一病区和新生儿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次小婴儿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术,完成检查并灌洗治疗,同时留取灌洗液送病原学检查,整个操作过程患儿末梢血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99%以上,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非常成功。
宜雄雄副主任介绍,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手术是将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依次经过咽喉,进入气管、支气管内,直观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病变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可在直视下做吸引、灌洗、活检、刷检、激光、电凝、冷冻、扩张、取异物等操作。它直观、安全、创伤小。市人民医院作为陕北地区首家开展并应用这一项技术的医院,近些年来已解决了大量的病例需求。本次该病例系市人民医院儿科团队首次小婴儿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术,且是所有病患儿中年龄、体重最小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