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走进甘泉县道镇贺庄村,“南果北种”呈现出的南国风情扑面而来,红红的火龙果在这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丰富了市民果篮子的同时,也带动果农走上了致富路。
种植户高爱英正在大棚内忙着打理枝条,看着自己辛苦种植管理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这个棚是80多米,一共栽了1000来株火龙果苗子,今年是第3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高爱英说,火龙果一年能产6茬,预计收入6万余元。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以前本地的火龙果多为南方进口,因为不了解植物品性,本地鲜有人去种植。在多方考察和学习后,敢于挑战自我的高爱英夫妇决定把热带水果引进陕北黄土高原种植。2020年,他们投资1万余元,从杨凌农高会购买了1000多株火龙果幼苗,正式开始了“南果北种”的致富路。
“刚开始经验不足,出现过挂果不理想的问题,经过3年时间种植和学习,现在产量也上来了,种植火龙果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高爱英向记者介绍,虽然火龙果是南方水果,但是北方的日照时间更长,再加上甘泉气候、水、湿度都好,所以种出来的火龙果味道更好,含糖量更高,很受欢迎。
“桃、苹果和梨啥的,咱们常见了,火龙果在陕北地区还是不多见。听说贺庄的火龙果成熟了,专门带着娃娃来采摘,一是为了品尝新鲜的火龙果,二是想让孩子看一下火龙果是怎么生长的。”火龙果成熟的季节,不少游客也慕名前来采摘。
近年来,贺庄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区位、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火龙果、西瓜、苹果等时令水果,年收入可达140余万元,特色产业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南果北种”的火龙果也成为贺庄村乡村振兴的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