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8日
用“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延飞
  记者:重点项目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抓住了项目投资就抓住了地方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请您谈一下,今年以来,宜川县在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薛延飞: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投资必须抓项目。我们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发展的理念,奋力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务实抓谋划。紧紧围绕中省市投资导向、县级9条产业链,谋划市级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114.36亿元,前期推进项目26个,总投资71.05亿元。二是优化结构抓投资。坚持大抓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重点项目盘子中,社会资本项目、产业项目、制造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增长15.02%、30.24%、28.75%;有工业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8.89亿元,占比35.19%。三是全力以赴抓招商。突出精准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制定了《宜川县招商引资绩效固化预算奖励激励办法》。新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8个,合同引资额25.18亿元,到位资金18.54亿元,分别增长47.37%、78.96%和26.29%。引进外贸出口企业1家,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571万元,超出全年任务4.7个百分点。四是多方协同抓建设。以“清单制+责任制”方式,全面压实项目实施单位主体责任和各单位服务保障责任。在手续办理上,建立了重点项目全流程审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在项目推进上,坚持周“解扣”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堵点”和“卡点”。目前,我县重点项目开复工率78.26%,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80%。
  记者: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那么,宜川县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薛延飞:我们着重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统一的政商环境。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一站式”服务等改革措施,持续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腿、减费用、降门槛。全县行政许可事项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率达84%,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5%。二是优化要素保障环境。稳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交地即交证”改革,建立了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梯度培育企业发展壮大等机制,及时兑现融资、税费等方面优惠政策,新注册企业142户,增长9.23%,净增“五上”企业9户,超计划完成4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秦创原总窗口在县工业园区挂牌延安首家县级协同创新基地,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5413万元。三是优化亲清政商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落实28名领导干部包抓150家重点企业。出台62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税银智慧服务厅实行不打烊服务。开展“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谈体会”活动,真心实意做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四是优化良好法治环境。严格规范行政司法行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依法依规查处“吃拿卡要”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记者:良好的作风,是完成各项目标的根本保障,是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基础,是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那么,宜川县在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薛延飞:我们把提升干部能力作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引导各级干部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一是狠抓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强县和富民、发展和安全,心无旁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狠抓学风建设,教育各级干部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锻炼,着力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本领。三是狠抓工作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干部增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和担当,认真落实“七早”要求,一体落实领导包抓联系和专班推进,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上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四是狠抓领导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严从细落实“周解扣、周解难、旬解事、月调度”工作机制,推动问题高效解决、工作高效开展和任务高效落实。五是狠抓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厉行勤俭节约、规范政务运行、强化纪律监督,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力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
  记者:开展“三个年”活动既是重点任务、也是重要抓手,我们了解到宜川县坚持从问题入手,从关键突破,从短板提升,顺应形势之变、发展之要、群众之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具体情况。
  薛延飞: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对标对表,真抓实干,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呈现持续性增长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和二季度,生产总值、二产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市第一,上半年高质量发展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主要是抓住“一个核心”,注重“三个统筹”。
  “一个核心”就是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不动摇。一是推动文旅全域化发展。推进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高质量发展,统筹秋林抗战纪念地、黄河古渡口民宿小镇等景区景点打造,完成了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宜川段创建任务,举办了系列宣传营销和让利促销活动,旅游市场快速恢复。截至7月底,壶口瀑布旅游区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27%、1.75%。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落实延安市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任务,统筹推进矮化密植种植、芽变品种选育、新品种试验、产业融合等工作,完成苹果新优品种改良1.17万亩,云岩堡定千亩现代苹果产业园区加快建设,苹果全产业链示范县项目顺利实施,苹果深加工产业快速成长。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建成投产,完成首单香菇鲜菇出口,食用菌产量3844吨、产值4205万元。三是推动工业新型化发展。全力推进天然气就地转化利用,新钻天然气井105口,生产天然气、LNG产量分别增长88.79%、139.47%;积极破解新能源开发阻力,中商集团碲化镉园光互补和华电集团柔性支架园光互补发电项目顺利推进。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8.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8%,二产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58.1个百分点。
  “三个统筹”就是,一是统筹发展和生态关系,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晋陕大峡谷土石山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启动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全市首批VCS林业碳汇交易。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三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总体稳定,水土保持率达到86.3%。二是统筹发展和民生关系。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6个、建设口袋公园2个。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17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713人。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宜川中学高考再创佳绩,县第八、第九幼儿园建成投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融救助”让困难群众得到救助的渠道更多、标准更高、效率更快、效果更好。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关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创新推行“15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持续深化“十个没有”平安创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