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培元
“人一生的经历中假若有那么一段总是难以忘怀,无论如何那就是生活的美丽花朵。好的文章,就当是真切记录这类经历的文字吧。”当我读着《北京知青在安塞》第二卷的文稿,感动之余,我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文章质朴无华,娓娓道来,就像亲朋好友之间拉家常。没有作家的架势和华丽词藻,更没有惊天动地的离奇情节。普通人讲着普通的往事,更像面对挚友讲述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是什么样的往事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烟雨尘封,仍然还如此清晰精确地铭记在心、值得津津乐道?这些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人生经验和生活哲理?这也正是这本奇书的深奥所在、阅读价值所在。
的确,这是一本沉甸甸的奇书。读过之后我的心情更是沉甸甸的难以平静。说句心里话,让我感觉到了少年时代读红军长征回忆录《红旗飘飘》般的感受。我读书有个习惯:好书不能随便翻。为了集中精力和时间读这部书稿,今年国庆假期,我哪里也没去,一个人闷在工作室潜心细读。既然答应作序,我就得认真读书。更因为我也是知青出身,读着这本不同寻常的书,同时也回味着我的插队生活。那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大大地增强了文字的亲切感和吸引力。书中的文字,几乎全是陕北的方言土语。山沟沟、土峁峁、窑洞、场院、圪崂崂,还有拦羊的、放牛的、翻地的、拿粪的、背庄稼的。直截截的队长、铁锁子会计和吼酸曲的乐天派光棍老汉、好心肠的老婶子二大妈。回忆文章不是小说,读起来却胜似小说。许多场景和人物都是那么吸引人,那么熟悉到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陕北延安黄土地上的真实故事,点点滴滴的再现。围绕着一条有名的河:延河,构成了一幅当时社会的《清明上河图》。这张图画我太熟悉啦!许多的形象和体会都是感同身受,很快就和亲爱的作者们精神融为了一体。读着读着,有些时候,我分辨不清这是别人的回忆还是自己的思念。大量熟悉的山形地貌、风情民俗和方言土语,甚至人名地名,还有家长里短,饭食衣衫,都令我深深地陶醉。每一篇回忆,都引领读者回一趟延安,访一座山村,认识一群天真可爱的知青朋友和勤劳质朴的陕北老乡。那土窑土炕土湾湾,老庄老牛老汉汉,就像一条条流淌不息的小河,汇入延河,不断地唤醒着我的情感记忆。我完全分不清是别人的故事还是自己的经历。那些动人的情节和细节,不是虚构更没有丝毫夸张。正像新鲜与欢乐无法想象,劳动的繁重与生活的艰辛同样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谁能够相信,一个小姑娘在生产队劳动一整年,到了秋底非但一分钱没分到,还欠了生产队整整11块口粮钱。这是为什么,因为大片庄稼遭洪水冲了,粮食几乎颗粒无收。这就是严酷的现实,摆在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女娃娃面前。明年日子可怎么过呀?她愁得睡不着觉。就在这时,知青们说,明年咱还一搭里过。乐善好施的老乡们也伸出援助的手。“浇树浇根,交人交心。”人与人之间,苦难中建立的友谊,胜过任何的亲情。这种切身体验,不是任何教科书或高深论著所能讲清楚的。几乎每一位知青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即情感的转移和改变过程,同“小我”向“大我”的放大过程。大家学会了,凡事先替别人着想的道理。如此转变的结果,这就像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由于艰苦朴素的窑洞生活,北京知青的心和陕北老乡紧紧地贴在了一搭里,从此终生难分难舍。这种潜移默化,锻造了一群人的特殊灵魂和崇高精神。同时也为“北京知青”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的名称,赋予了特定的时代内涵。因此,这些文字虽不是文学,也不是戏剧传奇,却具有了强大的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真实的力量就这样体现出来。真真正正发生过的往事、亲身经历者的讲述,形成了全书的写实风格。回忆中的往事,经历过岁月的淘洗,如同沙里澄金,所得必是没齿难忘的精华,而且永远鲜活。全书四十多篇文章,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读者。我一篇篇地读下来,心灵为之震颤,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老泪横溢的朝圣者。我捧起一掬掬黄土,跪地而拜、喜极而泣。读了这些回忆,我深切地意识到,把上个世纪中叶,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称之为“锻炼”太恰当了。那的确是名副其实的“锻炼”,是把铁锭烧红了用力锤打的锻炼。而锻炼的高潮则是惊心动魄的“淬火”,最终完成由铁到钢的蜕变。这个无比艰难困苦的过程,其中同时所包含的对祖国和人民的牺牲和奉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像红军长征精神一样的伟大不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幸或不幸经历的。全国有数千万计的知青经历了同样的命运,演绎付出了同样的青春岁月。人数远远超过了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官兵。我读着《北京知青在安塞》,就像阅读一卷浓缩了的知青史和奇异的青春史,难怪会感慨万千。好久没读到如此真切的血泪文章了!当今情况下,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反思的勇气和自我检点的自觉,太需要用某种精神的冲击力洗涤和冲刷灵魂的污垢了。有些历史的细节,我们应当反复重温,就像搓洗我们被过于强烈的物质欲望不经意镀上的那一层厚厚的心灵垢痂。
安塞如今已是延安市的一个城区,高速公路开车仅半小时就可到达。可是当年却是十分遥远而闭塞的地方。当时这些北京知青,隆冬腊月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安塞农村插队,那就像走到了天尽头,离北京的家有多远,啥时才能回去见爸妈,谁也说不清呀。用当地老乡的话说,娃娃们过年想家。不善言辞的生产队长到公社开会,带回了知青们的家信。结果在墙崖根晒太阳的知青们捧着家信忍不住嚎啕大哭。队长和老乡们看得也跟上哭,我也读得哭了。这是真情感呀!我相信每一位老哥哥老姐姐们在回忆起这一段人生,难免也会动情落泪。把这些故事讲述给年轻人听,有什么不好呢?这样的文字,用陕北话说,字字都是“真颗子”呀,足以正己醒人,足以引导人们返璞归真,用来洗涤我们的灵魂。书中还有大量讲述知青与延安老乡之间互助互爱的动人故事。知青在老乡那里学到了什么,老乡在知青身上学到了什么?点点滴滴的回味,令人神往。如一知青与一放羊娃的友谊,一直保持至今。放羊娃还教会了他捏算占卜,孤儿小羊倌成了知青窑的常客,知青把当兵机会让给小羊倌等等,真是情谊深长,听来甚是有趣感人。知青与房东大妈,知青与书记队长等等,都建立起了难以割舍的深情。“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这句著名歌词,成为了时代的记忆。两万多北京知青来到延安,就像一颗颗青春的种子落入了温暖的黄土地。他们在这片貌似干旱贫瘠的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此后无论是绿草是茂灌还是参天大树,都成了装点江山的有用之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就是他们成长的源头所在,成就的根本所在。在此,我向各位知青朋友致敬了!向本书的每一位作者致敬!愿这种青春源头的回顾,能够激发出我们奋斗人生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更希望年轻的朋友能够喜欢这本心血与汗水凝结成的青春宝典,努力从中汲取人生奉献与健康成长的丰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