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城镇中庄山地苹果示范园 ●红彤彤的吴起山地苹果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日前,吴起县的山地苹果迎来了丰收季,走进果园,成熟的苹果个个通体红艳、圆润饱满,果农们正在抓紧时间采摘苹果。在交易地点,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周边的果农开着一辆辆满载苹果的三轮车、小货车前来售卖苹果,挑选、装箱、称重、装车、点钞,一幅苹果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苹果喜丰收果农敲开致富门
连日来,庙沟镇大岔村村民郭彦庆夫妻俩每天早上7点就带着10余名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大伙儿一边忙着采摘果子,一边唠家常话丰收,果园里充满着欢声笑语。
郭彦庆之前是一名砖瓦工,每年四处奔波,收入较低。2015年,郭彦庆回到村上开始种植苹果,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果树管理“土专家”。
“我们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全部是有机种植,苹果品质大大提高。今年,苹果预计可采摘2万公斤左右,产值预计20万元以上。”看着累累硕果,郭彦庆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吴起县地处陕西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山地苹果种植生态条件。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各级惠农政策的扶持,果农们致富的步伐愈发稳健。
在长官庙镇梁岔村建档立卡户齐丕宏的苹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颗颗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将枝头都压弯了腰,齐丕宏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采摘高处的苹果。
“2015年以前,我就靠养羊、种地生活,挣不了多少钱,人也特别累。”提起以前贫困的生活,齐丕宏记忆犹新。
精准扶贫以来,包扶干部鼓励齐丕宏发展养殖业,政府又帮他建起了26亩果园,2019年果园初挂果就收入了4万元。
“他家的苹果品质非常好,我一次性全部都收购了。目前,苹果正在分拣、装箱,卖25万元不成问题。”正在地里收购苹果的果商王瑞告诉记者。
今年50岁的吕怀权是白豹镇郭克朗村的建档立卡户,2016年政府帮他家栽植了46亩果园,2017年又建起300平方米的标准化猪舍。通过果畜循环、有机种植的模式,今年,他家的苹果也进入丰产期。
“按现在的价格,今年我的苹果能收入7万元左右。另外,每年我还能出栏80多头生猪,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们家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说起如今的生活,吕怀权满脸笑容。
产出好果子农户集体“双收益”
抓大户规模化发展、发展村集体果园是吴起县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农增收的重要做法。
在铁边城镇铁边城村种植大户吕永峰的苹果园里,30余名村民忙着摘果、运果、装筐。看着丰收忙碌的场景,吕永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15年,吕永峰一次性流转村里19户村民的286亩土地开始栽植苹果,经过多年的精心管护,他家的苹果连续3年都喜获丰收。他告诉记者,今年预计能采摘25万公斤苹果,收入在160万元以上。
一人富不算富,一群人富才算富。身为苹果产业带头人,吕永峰及时将果园管理技术传授给周边的村民。今年,同村村民姚亮靠着45亩果园收入12万元。
自果园建起至今,吕永峰已累计向本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60万元,带动本村25人常年在果园务工,每年为周边村民支付劳务费35万元。
走进庙沟镇中台村的村集体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为了抢抓晴好天气,村民们在树下铺设反光膜,便于苹果均匀着色。该村党支部书记齐有峰告诉记者:“我们村集体有46亩果园,今年是初挂果,套了30万个果袋,产量预计有5万公斤,收入在25万元左右。按照分配方案,以土地入股的吴志林等3户村民可分红7万多元,其余归村集体所有。”
据了解,目前,吴起县已建成村集体果园58个10026亩,可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
在广大果农的带动下,60多岁的庙沟镇大岔村村民李荣也改变了思想观念,精心管理果树。
“之前我对苹果产业认识不到位,没有用心管理果园。今年,我加强管理,家里的10亩果园实现了初挂果,大约能收果1.5万公斤。”看着筐里个大饱满、色泽通透的苹果,李荣发展苹果的信心倍增、劲头更足。
产出好果子,销路不用愁。谈起苹果销路,长官庙镇李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斌说:“我们村有2200亩果园,有200户果农,因为品质好,客商早早就开始预定苹果,直接安排大货车来村里收购。”
“吴起的苹果在南方市场很受欢迎。我今年在长官庙镇、周湾镇和吴起街道办总共订购了35万公斤苹果,主要销往海南、浙江、广东等地区。”果商王瑞告诉记者。
近年来,吴起县将苹果产业列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的首位,以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生产体系等领域为重点,带动农民全程参与,推进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陕北山地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县以吴起街道办为核心区,辐射带动五谷城镇、长城镇、周湾镇打造万亩苹果示范带,在白豹镇、长官庙镇、庙沟镇打造万亩优系富士苹果示范带,在吴仓堡镇、铁边城镇打造万亩黄色果品示范带。
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苹果种植面积12万亩,今年挂果面积7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