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杨新民打枣
通讯员 张伟 杨澍 杨凯
杨新民和家人合力收枣

  九月枣儿红,十月打枣杆。
  霜降前后,历经风吹日晒的鲜枣逐渐糖化变软,只需一竿子,那挂满枝头的大红枣便如雨落般纷纷坠下。
  在延川县大禹街道杨家坪行政村的小冯家山村,枣农杨新民正用力挥舞手中长杆,霎时间,颗颗红枣如秋雨般落下,落在地上时又仿佛放慢脚步,如山间精灵般蹦跳于被纱网覆盖的泥土芳草间。
  看着网内铺满的红彤彤的大枣,杨新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撑网的四人开始聚拢,将纱网内的枣子兜在一处,然后众人纷纷俯身捡拾进柳条筐内。
  “枣子质量好着了,色度、甜度也都很好。今年红枣整体上质量优、产量高,预计可以收好几万斤。”杨新民高兴地说道。
  枣,原产于我国,和桃、李、梅、杏合称为“五果”,在民间有“百果之王”的美誉,是百姓眼中的“铁杆庄稼”。在延川的民间更有“一日三颗枣,百岁不显老”的俗语。杨新民所栽种的红枣属于木条枣,也是黄河岸滩最普遍的一种枣。这种枣以果形匀称、肉厚核小、含糖量高而著称。与鲜食枣不同,这种枣成熟期晚,果肉绵密,是包粽子的上好材料。
  打枣是个体力活儿,对于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杨新民更是如此,所以每到收获时节,他都会联系在村的几个弟弟和亲戚来帮忙收枣。一颗颗小小的枣儿把大家都串在了一起,亲情间的幸福感在张网、捡拾、装车的繁琐中变得更加紧实、融洽。
  “我大哥70多岁了,还种着100多亩枣树。子女们经常说你年龄太大了,别种枣树了。但是,他还是离不开枣树,我们弟兄之间关系处得也相当好,不忍心看他一个人受苦,就年年帮忙打药、锄地、打枣芽子、收枣。”杨新民的弟弟杨东红说道。
  经过几轮的挥杆拍打,掉落的红枣已经填满了三轮车。靠着种枣、卖枣,杨新民不但把自家的院落修葺一新,成为村里最亮眼的地方,还把3个孩子从大山送进了城里。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懂事的孩子们和老伴多次劝说杨新民搬到城里一起居住,但拗不过执着种枣的老杨。
  等打枣的人都散去后,杨新民会独自一人带着柳条筐去拾枣,在这片120多亩的枣园里,有很多陪伴他走过50年种枣生涯的“老友”。作为与枣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杨新民的枣园没有一颗枣树是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坏掉的。
  “我从20来岁开始种枣,就再也放不下了。种枣需要精心细致的管理,枣芽子一年就得打3次,打药、防烂、防锈病也得3次,只要管理到位,收入很不错。”杨新民一脸幸福。
  过去,红枣作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既解决了温饱,又带来了收入。如今,在杨新民看来,种枣其实是一种传承,传承了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传承着农民改变自身环境的追求。尤其对于当选过县人大代表的他体会更深,更坚定了与乡亲们一道共同致富的理想和目标。
  “我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坚持将红枣种植下去,带动贫困户发展红枣产业,让小冯家山村的村民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新民说。
  几十年的种枣经历,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扛起了带动群众的责任,激励着杨新民一路前行。在承受劳苦、尝尽苦涩、感知辛酸的同时,他也带着枣树对他的回馈,品尝着生活的甜、家人的爱,带着对红枣的无限热爱,执着地耕耘在这片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