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一说起知青,就会提起知青当年的一些糗事。其实没有插队经历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根本就理解不了,更想象不到那些在特殊年代发生过的特殊事情。譬如折柴。
当年,我在贫瘠恓惶的陕北小山村插队。那里荒山秃岭、地广人稀,农民不但粮食紧张困难,就连取暖做饭用的柴也是很稀少的。我们刚到农村时,生产队让社员给我们折些山柴。在宜川,我们将砍柴称为折柴。冬天里,为了烧炕取暖,我们就拼命折柴。
这些柴就是山上的一些茅草、干黄蒿、野酸枣枝之类。它们大都生长在崖畔畔,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折柴的辛苦与艰难。随后,队长让我和知青刘长久在村民庞树林的带领下去折柴。我们扛着小镢,跟随村民庞树林来到村后山坡处的崖畔畔旁,准备折柴。
村民庞树林给我俩讲如何贴着地面折柴,怎样用脚挡住折到的茅草、黄蒿一类的柴,再怎样将其一把一把地拢到一起。折野酸枣枝要特别注意酸枣刺扎人,要连根挖出来后再用小镢面砸几下刺,免得被扎。最后,要将一种野藤蔓似的荆棘条子拧成绳子,把折好的柴集中到一起,捆扎起来,用一些比较柔软的茅草插入背着的一面,以防背着的时候硌人扎人。
他边说边示范,我们哥俩边听边看。他已经将一小捆野酸枣枝和一些茅草、干黄蒿捆扎停当,背了起来。随后,他问我们看明白了吗?我俩笑着点点头。心想:“这不是跟玩一样吗?好办!”就开始自己独立操练起来。
可没想到当我们真干起来,才发现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回事。由于我们北京知青大都穿着塑料底的棉鞋,平日里在黄土地上行走,脚底都打滑。现在要在崖畔上走动,我们穿着这种鞋,稍不留神就有滑倒并摔下去的可能,我们根本不敢靠近悬崖畔,更不敢让鞋子与柴草和圪针刺相碰。结果,我们累出了一身臭汗,也没折到多少茅草和干黄蒿,更别提野酸枣枝了。那个狼狈相,令人哭笑不得。
当我俩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坐在旁边抽着旱烟的村民庞树林看着我们笑着说:“你们两个娃娃就不是干这个的嘛,你们的娘老子咋就这么放心让你们来我们这里?好好学着吧,这农村的活计多着呢!”他边说边磕掉旱烟锅里的烟灰,然后把烟锅挂在脖子上说:“你俩好好看着!”
我俩傻愣愣地看着他在崖畔上轻松折柴的样子,很是沮丧。
不一会儿,他给我俩每人折了一小捆柴,捆好,再用一些干黄蒿和茅草分别垫在我俩的背部,帮着我俩把柴背起来。然后我们三人一起回村去了。
这是我到陕北农村之后第一次干农活儿,还是别人代劳的,不及格。从此,我们也开始在山峁沟壑里折柴。诚然,那是远远不够用的。有时候遇到阴雨、风雪天气,我们自己折的柴烧完了,无奈之时也免不了去偷生产队的公用柴。有时,乡亲们看到我们没柴烧了,就给我们一捆两捆救急,当地人称之为一背柴或两背柴。
别看折柴这点小事,里面的文章大得很。陕北的乡亲们对北京知青当时的困境非常理解和同情,所以对于我们偷柴之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直到今天,我们北京知青依然眷恋自己的第二故乡,思念那些朴实无华的乡亲们。因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