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5日
双拥情里的爱国心
    ● 高树丽

  主持人:40多年如一日干一样的工作,您的动力是什么?
  高树丽: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能够这样执着地坚持,这与我的父亲高永福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延安保育院的一名老师,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政干部。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心里对军人有着由衷的热爱,甚至在成家时都坚持“非军人不嫁”。我要像父亲一样,做军人的坚强后盾。
  主持人:40多年来,您熟悉了全区的每个优抚对象,这其中也有一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高树丽:家在南市街道七里铺社区的复员干部高军民原是个“老上访户”。他们一家3口,妻子下岗,儿子上大学,家庭经济困难,高军民因生活待遇问题,长期上访要求解决养老保险等问题。我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及时带着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解,看到他们家庭确实贫困,又协调人社部门依据相关政策为高军民补交了3万多元的养老金,为其妻子办理了低保。2016年,高军民儿子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我又以个人名义资助了5000元作为学费,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这让高军民一家树立了生活信心。逢年过节,我也会去看望慰问,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像高军民这样的情况,我常常遇到,都要尽心竭力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主持人:40多年来,您通过努力,使一大批退伍军人重新自主择业、勇敢创业。新时期的拥军,对于您来讲有什么困难?
  高树丽:肯定是有一些难度的。比如2013年,延安强降雨中某雷达营10多公里的出行道路被冲毁,人车都无法通行,战士们生活条件艰苦。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多方协调争取,跑了交通、规划、双拥等部门和单位,最终不仅为该雷达营修好了出行道路,还协调妇联、爱心企业为战士们添加了床铺,配置了电脑、饮水机、体育用品等。战士们体会到了母亲般的温暖,亲切地喊我“高妈妈”。
  主持人:您是每一名战士的“高妈妈”。大家都还称呼您为“咱们的部队后勤保障部长”,为此,您应该又做了不少工作吧?
  高树丽:我每年坚持深入基层,参与走访慰问的驻军和优抚对象单位超过40个,在我的组织下,每年参加慰问的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达300人,协调解决各种慰问物资价值超过200万元。为了解决战士们的生活之忧,每年根据市上下达的调标政策,为全区无业随军家属发放下岗失业期间生活补助,积极协调区就业局优先考虑随军家属就业问题。
  主持人:工作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可以停下来,歇一歇?
  高树丽:拥军情结这个初心,我始终没有动摇过也没有后悔过。即使退休,我还要继续为军人和国家贡献微薄之力。 (记者 杜明白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