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5日
“踏着路遥的足迹”
    ● 侯波

  主持人:侯老师,您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
  侯波:我从1982年到1985年上洛川师范的时候爱上了文学,当时正是全国性的文学热,我订阅了大量的刊物,读着读着,我就开始学着写小说。我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黄河之歌》,在我毕业的时候投给了《当代》《十月》《收获》,毕业后接到了《当代》编辑部给我的回信,认为:“小说虽然写得稚嫩,但激情可嘉,拟发表。”后来这篇小说就刊登在了《当代》1986年的首期期刊上。这个好的开端激发了我自己的创作热情,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写小说,从没有间断过。
  主持人:您创作的理念是什么?创作追求是什么?
  侯波:我总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觉得我和我们这块土地上的前辈作家路遥越来越接近了,和路遥的作品一脉相承。我觉得路遥的格局大,是个思想家,写出来的作品深厚有力量。思想的深度决定作品的高度,也决定作品的寿命。我的小说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读了以后,让你有所思考。
  主持人:您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什么呢?
  侯波:我满意的中篇小说是《春季里那个百花香》。小说中关注的是富起来的百姓精神走向。物质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兴起,总会冲击以前基于农耕社会的儒家文化传统。人们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文明丧失,精神迷茫,除了追求物质感官刺激以外,不知道还有什么,这是很可怕的一种现象。没有精神追求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
  《胡不归》这篇小说,继续了前边《春季里那个百花香》的写法,这本小说是做了一次重建农村文化秩序方面的有益探讨,这也是这个小说的价值所在。
  长篇小说比较满意的是《天下安定》。这本小说里边写了共产党的初心,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了即使在再困难的情况之下,共产党员也能坚持这样的初心。小说通过写一些人物的精神成长历程,揭示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民心安则天下定。
  主持人:对于以后的创作,您有哪些计划?
  侯波:这两天我把陕西文学做了一点梳理,我认为陕西主流文学传统都是现实主义,都是农村题材。陕西文学史就是一部农村发展史、农村变迁史。同时,我也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次农村社会大的变革,都会有一部伟大的作品出现,并且这个作品都是由我们陕西作家来创作完成的。农村生活,现实主义,史诗意识,厚重大气,这是陕西作家身上一些共有的特点。农村现在是第三次变革,在这一块缺少一个重量级的长篇小说,为农村题材的作品画上句号,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我觉得,这也是我下一步的计划,为从陈忠实开创的农村题材小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