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5日
无数个中国
延安市新区培文学校初三(1)班张羽瑶
  诗词里的中国
  文字,是两个灵魂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诗词,则是文字加入情感后的集合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虽思念家乡,但依旧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所作;“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时所作;“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是秋瑾虽难觅知音,却坚定报国之志时所作;“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是辛弃疾渴望祖国统一、百姓安乐时所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宁死不屈、坚定志向时所作。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载体;“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是陈毅对中国美好光明的未来的希望;“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是芦荻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
  古往今来,华夏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一腔热血,满腹豪情壮志的爱国之士。他们以诗词作为情感的寄托,将鸿鹄之志藏于字里行间,流传至今。我们通过诗词,穿越时光,与他们的灵魂交流,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爱国情怀。
   灯火里的中国
  从火把到煤油灯,再到电灯。人类对光明的追求从未停止,中国亦是如此。
  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便有了“烽火狼烟”的通信方式。一团火,一束烟,即使在夜晚,也十分耀眼,这种通信方式之后,是古代人民爱国之情的载体。他们希望在国都受到攻击、国家受到威胁时,可以第一时间保家卫国。火,照亮了爱国之心!
  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的中国译本,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其中,离不开陈望道的努力,一支毛笔,一盏煤油灯,一本《共产党宣言》,一沓纸和无数个夜晚,就是它的诞生过程。微弱的灯光下,陈望道满眼疲惫,但他依旧不肯停手。以至于将墨汁当成了酱料,吃得津津有味。就是这样一盏普通甚至破旧的煤油灯,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漆黑的夜晚。火,照亮了救国之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点星火,来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仅仅是这样一点星火,逐渐聚集、壮大,祛散了笼罩在中国上方的乌云,点燃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火,照亮了中国的未来!
  爱国之情有无数个载体,无数个载体装着无数个小小的中国梦,无数个小小的中国梦汇聚在一起,就是我们当今伟大的中国!不论是诗词还是典籍,不论是灯火还是屋舍,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作为情感的载体,它是多变的,是无尽的。但只有“爱国”这种情感、爱国之士的这颗热血之心,是永远不变的!
  (指导老师任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