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幅作品,它黑白相间,用笔锋利。画面中两位八路军战士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一位战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这幅作品名字叫《找妈妈去》。画中的这个孩子是谁?他要去哪儿?大家好,我是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三年级一班小小讲解员崔一帆,我在延安鲁艺旧址为你讲述一幅木刻版画背后的故事。
1938年,鲁艺木刻研究班在延安城内举办了首次木刻展览会,许多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希望木刻到前方去!到敌后去!很快,彦涵等同志组成木刻工作团深入太行根据地,他们握着木刻刀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战斗生活。
当时的陕北,受战争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绘画材料都非常短缺,但漫山遍野普遍生长的杜梨树,却是极好的木刻材料;刻刀和工具,可以用敌人的弹壳来制作,这些条件为延安鲁艺木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9年冬天,彦涵和同志们看到一张日寇毒化沦陷区人民的宣传画,大家无比愤怒,决心予以反击。他们赶在春节前用老百姓喜爱的年画形式创作了《坚持抗战》《保卫家乡》等作品。如此喜闻乐见的斗争方式成为鼓舞军民的一面旗帜,也是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鲁艺木刻也成为了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典型代表。
1941年,日军加紧了对太行根据地的疯狂扫荡。就在此时,彦涵的儿子白桦出生了。战争环境险恶,彦涵不得不把孩子寄养在山西老乡高焕莲家。在一次大扫荡时,日军锁定目标要搜查八路军的孩子,老乡就带着白桦躲进山洞里,日军朝着洞口拿枪扫射、拿火熏烧,最终,逼出了老乡和孩子。日军认定白桦就是八路军的孩子,要抢过来摔死。老乡拼死抱住白桦,大声喊道:“这是我的孩子!”看着老乡要拼命的样子,汉奸害怕了,便改口说,这不是八路军的孩子。白桦因此保住了性命,但老乡却因拒绝给日军带路被活活砍死。
1943年,彦涵回到鲁艺任教。为了让白桦早日回到父母身边,陈锡联将军特派两位八路军战士轮流抱着白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三个月回到延安。彦涵忘不了前线的战斗生活,忘不了太行妈妈对儿子四年的养育之恩,他将儿子白桦的名字改名为四年,也将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凝刻在这幅《找妈妈去》的木刻作品中。
延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鲁艺的木刻工作者们在木刻作品的方寸之间展现着革命战士的英勇、顽强,在木刻作品的黑白之中彰显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