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论大小,都由细节组成。人们对事情记忆的深度,取决于对细节感知的程度。
说说1969年1月6日,报名去延安插队的我去派出所转户口的事吧。
办公大厅里摆了几张桌子,其中一张上放着写有“户口迁出”四个字的桌签,一位40岁左右的户籍警察坐在桌后。
我走过去坐在桌前的凳子上,开始掏兜里的户口簿和转户口的介绍信。
“学生,你是转本人户口还是替别人转户口?转户口必须本人来。”警察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说话了。
谁闲着没事给别人转户口?我没有回答,从兜里掏出了学生证,连同户口簿和转户口的介绍信一起递给了他。
“看来你是来转本人户口。”他对照了学生证和户口簿以及介绍信后,把学生证还给了我。
“在办理户口迁出手续之前,必须核实一件事:你是自愿把户口迁往陕西延安宜川的吗?”他正色问道。
“当然是自愿,我响应毛主席号召去插队,难道还有假吗?”感觉受了辱没的我大声回答。
“当然不需要……”他愣了一下,盯着我细看了几眼。显然,他想不到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学生竟然冒出如此专业的词汇。
警察不再提问,开始在户口迁出登记簿上填写相关内容。我则默默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登记簿填好,他随即在户口簿中我那张户口卡片上盖了个估计是“转出”或“作废”之类的章。
“呲拉”一声,卡片上的孔洞摆脱了绳索的羁绊,独立于桌面上。
“手续办完了,户口集体转。交两分钱手续费,你就可以走了。”把已经缺少一页的户口簿还给我时,他一面说话,一面把桌上的那张户口卡片“转移”到桌子下面的纸篓里找它的“同类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