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欢
“感谢你们亲自跑一趟,我对调解结果很满意,我们的约定已经达成,非常感谢你们。”近日,在延川县延水关镇石佛村,看到镇上的矛盾调解回访干部后,贺某江感激地说。
贺某江表示,村民冯某卫修建自家养殖场,在他不知情时占用他的土地。后来,村党支部书记电话告知他,他找冯某卫了解情况,但冯某卫百般推辞,村委会开会讨论也没能解决。还好找到了镇综治中心,通过“菜单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近年来,延水关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全省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创建,全面打造“一站式”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坚持常态化畅通信访渠道、常态化摸排矛盾纠纷、常态化消解信访问题,全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一张会议桌、几把靠背椅、几杯热茶,乡镇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谈事情、解矛盾,这是延水关镇矛盾调解现场的场景。
据延川县延水关镇党委书记刘文平介绍,近年来,他们研究制定了《延水关镇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镇党委班子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带头入户走访接访化访,推动平安延水关建设。该镇依托镇综治中心、人大之家、马家河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3个阵地,整合民政、土地、社保、司法、就业、财政等资源,每周落实2名班子成员和4名干部坐班接访,全面打造“一站式”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使之成为群众说事的“自助餐厅”,让来访群众心有着落、事有说处,尽可能得到满意答复。
该镇还通过邀请信访、政法行业部门为群众答疑解惑、法院移动法庭到现场办公、镇领导干部到田间地头接访等3种下沉式接访形式,变“百姓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出击为群众解决法律方面的困惑、生活当中的矛盾、生产过程中的纠纷等问题。
村民们出现矛盾纠纷,大家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自己信任的“说事能人”开展服务和调解,真正是“矛盾纠纷在哪里,调解服务就在哪里”。
据了解,近年来,延水关镇妥善化解贯头村李某楠临时占地补偿费用纠纷、郭家河村石碑雕刻厂12户租户7年未兑付租赁费用合同纠纷、王家塬村高某10多年因牛棚受损纠纷3起疑难信访案件,全方位为群众答疑解惑,真正做到事心双解、息诉罢访。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拓展说事解纷人员队伍,吸纳全镇“三官一律”、威信高、群众基础好的乡贤能人、法律明白人等154人建成说事能人库,全部嵌入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体系,安排威信高、群众基础好的乡贤代表、说事能手、县镇人大代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快捷了解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特别是通过发挥乡贤作用,成功化解了孙家山村张某荣土地纠纷、新胜古村高某土地征迁等纠纷事宜,社会反响强烈,群众纷纷点赞。
在基层治理中,该镇还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宣传单、横幅、村级大喇叭等形式,先后组织开展信访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依法有序信访的意识和觉悟。
2023年,由18名包村领导牵头,村书记、第一书记配合,延水关镇先后组织开展4轮28次136人次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累计发现各类矛盾纠纷23件,统一建立了台账,并第一时间进行了交办。当年,延水关镇成功创建全省信访工作“四无”乡镇。
刘文平表示,他们还将持续壮大说事员队伍,吸纳镇村优秀“三官一律”、乡贤能手、致富带头人等加入说事员行列,定期组织说事能手学习培训,邀请他们参与网格化管理,形成群防群治、共建共享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