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3日
创办李家砭民办小学的日子
梁杰
  1969年1月,我们插队来到李家砭大队,当时由于生产队缺乏资金,没有校舍和教师,村里的娃娃们每天要到公社所在地的下坪小学上学。许多村民因生活困难,加之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就干脆不让娃娃们上学念书了。第二年,经过生产队的劳动历练,队里选派我到下坪小学执教。
  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不只是一名派出教师的责任,而是要认真学习积累执教经验,争取创办李家砭自己的小学,让娃娃们不出村就有学上。
  下坪小学共有3名公办教师,加上下坪大队和李家砭大队我们两名民办教师,分了六个年级,我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下坪小学近两年期间,我虚心向同事们请教,负责一、三年级算术,二、四年级语文以及五、六年级农业基建课,并代二、四年级音乐、体育课。在下坪小学教书期间,我学会了如何在一个教室里教不同年级学生上课,改变了我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性格,变得落落大方,学生们也非常喜欢我的课,被评为优秀教师辅导员。我们排练的舞蹈和表演小剧《白毛女》等参加公社庆祝活动演出时也非常成功。
  在社员们的呼吁和大队干部的努力下,1972年初,我作为本村派出教师“满载而归”,李家砭大队修建了三孔窑洞有了自己的小学,我和刘和平成为这里的第一任民办教师,娃娃们再也不用出村读书了,李家砭从此传来了娃娃们琅琅读书声和欢乐的笑声。
  李家砭小学设有一至四年级,五、六年级仍在下坪小学读书。开学前,我们挨家挨户到没有报名的适龄儿童家,动员家长们让孩子入学读书,告诉他们只有掌握知识才能拔掉穷根。
  三队有个叫随玲的女娃娃,家里交不起学费辍学了。随玲为此伤心流泪,我安慰并给她交了学费,同时,学校允许学生可以带弟弟妹妹一起听课,让更多的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减轻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我们申请大队同意,带着孩子们在学校附近种了一块玉米地,孩子们挥汗如雨,自力更生勤工俭学,购买学习用品。
  虽然有了教室,但是没有厕所。于是,我们带领学生们自己动手挖坑、搬石头垒起男厕、女厕,我还清晰地记得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地喊道:学校有茅厕了!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学校办成“学生之家”,一方面让他们念好书感受知识的力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校氛围,增强李家砭小学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孩子们都十分珍惜到学校读书的每一天,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
  为了解决孩子们理发难的问题,我写信让家里寄了一套理发工具,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理发。许多社员也前来理发,从而进一步增进了与社员、学生家长的情感。我离开生产队时,把理发工具留给了大队部,让它继续为社员们服务。
  在1999年知识青年插队30周年和2019年插队50周年之际,我和插队的知青回村看望乡亲们,当年的学生也已五六十岁开外,大多已成为爷爷奶奶,他们拉着我的手自报名字,一起回忆在李家砭本村读书的往事。屈随玲感激地说:“梁老师,正是有了您的帮助,我没成为睁眼瞎。”她邀请我们住在她家里,感受她的幸福生活。之后到了延安市里,学生们闻信赶来探望,大家共叙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