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4日
《老槐树与山丹丹》的回响
——与知青代表走入军营回忆
  1975年深秋,兰州军区陕北甘肃边境一所空军雷达站,通过志丹县知青办、县团委,邀请当年延安知青先进典型张小建赴军营作报告,县上指定当时任团委宣传干事的我去联络陪同。我和张小建是同窗好友,又同在志丹向阳沟插队数年,算是故交。部队邀请知青去军营作报告,实属罕见。
  我了解其中缘由。1973年暮春,我刚调入志丹县委通讯组不久,去向阳沟下乡时曾偶遇一位《解放军文艺》老记者采访张小建和落户山村的老红军刘明文。因爱好和职业习惯,我就与这位记者攀谈起来。得知老记者不远千里从北京赶来,就是想从先进知青代表和老红军落户山村的题材里,撰写一篇报告文学。我欣喜地介绍了自己知晓的情况——刘明文,江西吉安人,曾任连队司务长,跟随毛主席的部队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涉大江冲险滩。到达陕北后因身体原因,落户保安县向阳沟村,建设边区,继承发扬红军光荣传统,向乡亲和知青讲述革命英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刘老不回富裕家乡,坚守老区农村,被称为宝塔山下周河岸边“不老松”。张小建,北京知青先进代表,他的事迹见诸报刊。
  第二年山丹丹花绽放陕北山川时节,老记者的报告文学在《解放军文艺》8月号发表了,题目是《老槐树与山丹丹》,“老槐树”象征老一辈革命者刘明文,“山丹丹”代表新一代优秀知青张小建。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把这篇文章录制成配乐朗诵。那年秋季,我在志丹县中学操场上亲耳听到这首配乐朗诵,深情的咏诵,配着高亢的信天游,十分打动人心。瑟瑟秋风中,操场上的少年学子伸颈侧目,大家一起聆听的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
  没想到,这篇文章在军营中反响很大。兰州军区大山里的一座雷达站从志丹县委大院拉生活供水的时候,得知了张小建本人就在向阳沟。县知青办主任谷老不顾年迈,下乡三十里,在周河川秋收地里寻找张小建,促成了这次“报告之行”。
  1975年11月初,我和张小建坐雷达站的拉水车出发,车在苍茫群山中北行,朔风阵阵,寒意袭来,陕北山川沟峁已显“水瘦山寒”,只有阳坡上偶见枫叶火红,凸显大西北的风骨。
  经过近两小时的翻山越岭,我们终于在一个公路岔口的高峁上看到了高耸的雷达站。当拉水车沿盘山公路爬坡驶入营区大门时,晚霞染红天际沐浴着军营。我们望着排排营房,座座机房,天线林立,雷达旋转,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营教导员,他举手敬礼时,我和小建还有些不适应,上前握手互致问候,心中才踏实温暖。
  此时正赶上饭点,我们和官兵一同在大厅用晚餐,吃的是小米饭大馒头,白菜青椒炒肉片,饭菜比知青点好。餐后即刻收拾,大厅变成会场,报告会开始。近30名士兵入场列队坐下,规范有序,令人眼前一亮。
  雷达站站长简单介绍了张小建,介绍了《老槐树与山丹丹》在部队营区的反响,感谢张小建来到深山营区为大家作报告,感谢延安父老乡亲对北京知青的大力支持。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张小建开始作报告,他讲到了离京插队的时刻、延安父老乡亲手把手教他们生产生活的情景、老红军刘明文的故事、开凿修通千米水渠、槐树庄滩筑坝战洪水等种种经历,也讲到了隆冬河川滑冰、打麦场上捉兔子、担任志丹少年足球教练被称为“志丹少年足球之父”的种种趣闻,引来全场阵阵掌声。有战士提问:“你们从北京来到深山沟有没有后悔?有没有觉得浪费了青春?”小建回答:“我们没有赶上革命战争年代,却有幸赶上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应该为开发大西北、建设新农村多作贡献。现在陕北农村确实艰苦,但看看身边吃苦耐劳、淳朴憨厚的乡亲们,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能与老区人民一起,像当年大生产一样奋斗,每天都建设新延安,我们感到幸福,感到青春在闪光!”
  倾情的讲述,迎来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战士们表示,一定向老区人民、向北京知青学习,继承发扬延安精神,握紧手中钢枪,扎根深山边防,操好电波雷达,保卫好祖国的蓝天和人民安宁。
  我看着身边这些十八九岁的战士,他们不正是与我们一样,为保卫祖国,远离家乡、扎根深山,脚踏黄土、心系祖国。大西北深山中的解放军官兵,继承发扬了延安老红军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是黄土地上绽放的山丹丹。
  报告完毕已是子夜,《我是一个兵》军歌后,熄灯号响起。几座机房窗口灯光仍频频闪亮,山顶上的雷达缓缓转动,夜间战备值班又开启了。我透过营窗,看到了哨兵在换岗,钢枪在星辰夜色下闪光。我无比感动,这山巅转动的雷达,这源源不断的电波,把这份黄土地深山情传遍祖国。
  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