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新时代延安高质量发展中,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则无疑是推进延安市“一六四”总体工作布局和“12345”工作安排落实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度发掘延安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经验,从中探寻推进延安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启示。
通过对志丹县基层治理的深入调研发现,该县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中涌现出诸多创新经验:一是德治为主的“三心一联”工作机制。该机制主要是通过“热心、细心、耐心和联系回访”的互联调处机制化解基层矛盾,推动当事人息事宁人,用有始有终、主动联系回访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二是法治为重的“一长两会三联动”工作机制。“一长”是中心户长。通过其服务全覆盖,实现网格治理精准化,实行中要明确服务责任、组建服务队伍和推行代办服务;“两会”是红白理事会和农民家庭会。经过其全过程参与,实现法治的人性化;“三联动”是村支部、司法所和派出所与驻地企业的联合联动。借助全方位管控,高效推进群防群治。三是“六个一”工作机制。“六个一”即“一讲”,宣传新思想,把政策法律宣传到大街小巷;“一业”,抓产业促增收,把产业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一会”,村党组织主导说事会,把矛盾纠纷调处到群众家里;“一队”,组建志愿服务队,把为民服务做到群众身边;“一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美丽乡村建设贯穿始终;“一度”,持续提高群众工作满意度,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作风的试金石。以上创新经验在志丹县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生动鲜活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对推进延安高质量发展有何启示?一是注重德治,用延安精神激发改革创新意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实现延安市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延安精神的教化功能,激发延安人民的改革创新意识。二是强化法治,用制度建设支撑总体工作布局。延安市委确立了以“一个时代使命”、“六大战略任务”和“四大重要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为延安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布局和发展蓝图。要实现总体工作布局突破起势,必须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机制以“解扣”、企业生产经营机制以“解难”、服务群众机制以“解忧”,以“有解”思维和“优解”路径解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三是推进自治,用村民自治推动基层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以自治推进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担负起改革新使命,大力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的“一园四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