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4日
杜民子:“秋天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张水龙
    ● 杜民子的苹果长势良好
  云卷云舒,秋意正浓。洛川县永乡镇堡子头村,一眼望不尽的苹果园里,丰收在树梢,喜悦在眉梢。
  握住果实轻轻一转,63岁的村民杜民子摘下一颗苹果。“今年风调雨顺,果子长势好、着色红,15亩地预计产值在40万元至50万元。”说起种苹果,他头头是道,“除了下苦功,还得会管理、懂技术。”
  “早些年,我一直在种烤烟,但是烤烟产量逐渐降低,身边好多收购苹果的客商给我建议种苹果。”杜民子回忆道,80年代刚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他是全县第一个户建果园。
  让杜民子最发愁的,是果园的管理。“粮上山,树向沟,果树那会一般都在山沟旁边,不能集中连片,管理就成了问题。再加上人工工资又高,一天就要5元。”即使遇到的苦难重重,但初期,杜民子就凭借着种苹果,一年收入1万元,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2000年,随着果树品种老化,在当地政策引导下,他更换了果树品种,还通过承包土地,逐渐将果园面积扩大到了100亩。2016年,他将其中50亩乔化果园升级成矮化密植园,第二年就开始挂果收益,品种也从以前的几种,丰富到现在的“九月奇迹”“福布拉斯”“秦脆”“瑞雪”“新2001”等10多种。
  杜民子说,以前都是粗放式管理果树、果园,现在种苹果靠的是科学技术和高密度劳动力,果树管护得越好,产量越高,可疏花、疏果、套袋、摘袋、喷药、采摘、修剪、施肥都得靠人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杜民子大量栽植“福布拉斯”“秦脆”等品种的免套袋高钙苹果,节约了不少成本。
  “你看,越擦颜色越鲜艳,像这种拳头大小、果形端庄饱满的苹果,一颗至少能卖到20元。”杜民子顺手从树上摘下一颗红彤彤的“秦脆”在衣襟上擦了擦说,“从我40多年种苹果的经验来看,洛川苹果的IP密码,就是矮化密植栽培模式、品种优化、防雹网搭建、科研创新加实干。”
  2003年,杜民子自己出资修建了2000吨冷库;2008年,又在村里成立了“绿塬红苹果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了以技术托管、农资统配、农机支持、农服跟进、订单种植等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托管。
  目前,合作社在上海、西安、广州已建成洛川苹果专卖店3个、连锁销售点30个,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实现了产、技、销一体化。
  “我现在的模式就是,自己生产苹果,存在自己的冷库里,反季节再自己卖。”杜民子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下午又有一拨人要来果园参观,每年最起码有5000人来参观。当记者问道:“这么忙,又这么累,那你开心吗?”
  杜民子不由得笑出了声:“种了一辈子苹果,每到秋天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大家来参观也是对我的认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