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5日
从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看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点
  王丽雪
  延安时期,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依靠人民建立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同时,党还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新时代,我们仍然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明确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惠及人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了惠及人民。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保障了人民的生活需求;党建立的“三三制”民主政权,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党领导的各种扫盲运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党的这一系列举措,在赢得人心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争取革命胜利的群众基础。
  新征程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惠及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中的核心地位,不断赋予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在经济层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力度。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不断推进民主政治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话语权。同时,加强法治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直面难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条件
  延安时期,自然条件恶劣、劳动力量不足、生产工具缺乏、技术水平低下,广大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制生产工具、组织劳动互助、军民大生产等方式克服困难,实现了经济的自给自足、改善了军民生活,同时也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新时代,在“两个大局”相互激荡演进的时代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将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培养问题思维,敢于直面困难,是推进改革事业的基础,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夯实改革的经济基础。在体制机制改革上,面对利益固化藩篱,要以坚定的决心打破利益格局,以科学的谋划,统筹改革全局,确保改革举措精准实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另外,社会矛盾复杂多样也是改革面临的难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重综合施策,在改革中平衡效率和公平,在纷繁的矛盾中准确把握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推动改革的突破口。
  三、持续发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延安时期,党积极探索各领域的发展道路,通过开展大生产运动,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政治方面,党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以制度化的“三三制”原则为契机,巩固民主政权,密切党群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持续发力是确保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破除利益藩篱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我们要发扬延安时期党在推动各项工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魄力,勇于变革、持续发力,开创改革新局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看,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社区治理机制等,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基础。在改革执行层面,要保持改革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不能因为领导干部的更替、形势的暂时变化而中断改革进程。对于已经确定的改革任务和目标,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推进。同时,要加强对改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革政策落到实处。在思想认识层面,要克服改革疲劳和懈怠情绪。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难度和阻力不断增大,容易出现思想上的疲劳和懈怠。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强化干部群众对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热情和动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需要多方合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念之源;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之源;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力量之源;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志之源。让延安精神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灯塔,照亮前行道路,激发奋斗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