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红丽
从2023年4月28日第一条香椿炒鸡蛋的短视频开始,富县北道德乡东村的95后“新农人”李鑫运营的网络账号“慕白雪”成为乡村宣传的重要窗口,让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文等通过短视频走进大众视野,展示着富县地区的生活习俗、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独特的乡村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富县乡村的魅力。
2023年,在外开店的李鑫回到家乡东村,开启了她“新农人”的追梦旅程。李鑫从小在农村长大,她认为,农村天地广阔,自己也可以有一番作为。因为她喜欢拍视频,也喜欢乡村生活,所以就将两者结合起来了。
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就开始了李鑫的短视频之路。李鑫回忆,受妈妈的影响,她很早就学会了做饭,“豆豉、泡菜、饺子……勤劳的妈妈总会按照不同的节气,做应时应景的菜肴。”这些传统也从上一辈传承到了自己这一代。同时,李鑫从小喜欢画画和做手工艺品,虽然没有接受过培训,但做起绘画、剪纸之类的非常得心应手,她也想通过短视频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
按李鑫的话说,一开始拍视频经常“翻车”。一个简单的镜头,要么角度不合适,要不就是没抓住重点或者拍虚了。为此,她反复在网上学习拍摄技巧。她一边学习、一边实操,“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
慢慢地,李鑫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封面要统一、内容要精炼、配乐要契合……一段时间内,从视频策划、文案撰写到拍摄、剪辑,李鑫反复尝试,但始终没有掌握到“流量密码”,尽管如此,她从没有想过放弃。视频发布一个月后,一条原创视频突然让账号涨粉2000多,这让李鑫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充满富县乡村特色的香椿炒鸡蛋、花椒叶饼子、自制韭花酱、香菜扎辣子等美食,剪纸云肩、自制中秋花灯、纸鸢等手工艺品,农村赶大集、家里卖苹果、与家人的乐趣互动等作品被一一发布出来。一个个质朴的视频,不仅生活气息浓厚,同时还包括对家乡产业的一些思考,更凝聚着李鑫的巧思和对家乡的热爱。
成功没有手到擒来。李鑫的妈妈说,李鑫有时候要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别人都睡觉了还在工作,三脚架已经用坏了好几个。李鑫最初的选择虽让家人有所顾虑,但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家人的态度悄然转变,从旁观到积极参与,成为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对作品的坚持和打磨,终于有了收获。视频中朴实的农家院、绿莹莹的菜地、烧着柴火的大铁锅、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的场景,经常引发网友的评论。“这个女孩儿真能干。”“能不能放假来你家,我也想吃。”……慢慢地,她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截至目前,一年半的时间里,抖音账号“慕白雪”已经陆续发布近300条作品。从最初的几十个点赞,到现在的单条播放量达到35.9万,拥有4000多个点赞、1000多条评论,发布的作品总播放量突破了300万。
她逐渐尝到了流量带来的“甜头”,陆续接到了一些商家发来的合作邀约。但是,她开始更想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家乡的苹果等农特产品进行直播带货。
“我们家是种苹果的,从小看着每年村里苹果成熟的时候,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聚集在大路边等果商,被果商压价,就很心酸。我希望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知道富县苹果,吃到好吃的富县苹果,让苹果更好卖一点,这是我拍短视频的初心。”李鑫坚信,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可以让自己和家乡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可能。
初心不改,情系乡土。
“我的根在农村,我想一直守在这片土地上,做三农领域的‘分享官’,继续与全国网友分享我们富县乡村的美景、美食和美好的故事。”李鑫以青春之名,赴一场乡村振兴之约。未来,她仍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富县,带动更多富县地方产业发展,持续让更多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