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亚蓉 记者 杜音樵
“您知道王全喜的家在哪吗?”
“往前走,屋内电机‘嗡嗡’响、院里堆满树根的那家就是。”
2024年12月27日,在黄龙县麻地湾村长青路,写着“黄龙根雕”红字标识的小院门口,记者看到了王全喜。身型高大、穿着迷彩服的他正手握喷漆枪,为刚做好的镂空茶盘上漆。
王全喜是黄龙县根雕非遗文化传承人,祖父和父亲都是木雕艺人,耳濡目染中,他从小便对根雕有着不一样的情愫。
“小时候,每次看见父亲雕刻,我就在边上看着学,当时觉得能把木头雕成各种形状,特别有意思。”刚过完48岁生日的王全喜回忆说。
画线、打胚、打磨……时间久了,对于根雕技艺流程,王全喜已经熟能生巧。经他雕刻的木料,鸟兽栩栩如生、佛像神态各异、茶桌精致无比,其中以茶海、雄鹰、孔雀为代表,作品达千余件。
对于王全喜而言,根雕承载着他对父亲和祖父的记忆,也是他赖以生存的技艺。
2005年,王全喜办起了黄龙县第一个集根艺作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工厂;2018年7月,王全喜被认定为延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带出了60多名徒弟。
王全喜的工作间布置得很简单,除了必备的工作台、工具架以及整齐堆放的各种木料外,角落里还有一个大箱子。
“这些‘老伙计’已经不怎么用得上喽……”王全喜擦了擦积尘,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大大小小的刻刀装得满满当当。
木雕是个“精细”活儿,雕刻者要根据木头的纹理走向,用刀头大小不一的刻刀进行细致雕琢。之前,王全喜用的是普通的手工刻刀,后来更换成了电动雕刻刀。工具变了,速度更快了,但对于王全喜来说,挑战也随之而来。
2022年,王全喜逐渐意识到,“虚拟技术”、3D打印等逐渐成熟,自己手中的刻刀与电脑控制下的机床刀片相比,效率落后了不止多少倍。
“手工到底还是不能跟机器竞争啊!”王全喜抚摸着刚雕刻完成的笔架,不由地叹了口气。
面对新技术的冲击,王全喜一度陷入迷茫,“有时候想着,这手艺怕是只能当个闲暇爱好了。”
真要看着几代的手艺就此失传吗?几经挣扎后,王全喜暗暗下了决心:要让这门老手艺换个新“活法”!
“时代再怎么变,最核心的还是审美和创意。”王全喜说,“不管以什么形式,都要把这门手艺继续传下去。”
根雕非遗的转型之路并非想象中的顺畅。学徒年龄偏大、根雕风格落后、销售模式单一……困难接踵而至。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最难的时候,王全喜把自己关在工作间整整3天,研究新作品、新风格。
终于,事情在2023年迎来了转机。
“直播间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面前这个笔筒摆件采用了传统雕刻工艺……”镜头前的王全喜正认真介绍着自己的产品。从2023年开始,他尝试在线上讲解带货,给自己带来了10万余元的收入,还收获了数十个年轻粉丝前来拜师学艺。
开直播、拓销路只是第一步。在作品风格上,王全喜创新结合现代元素,将根雕作品由观赏性逐渐向实用性靠拢。
变则通、通则达。王全喜还琢磨出了新技法,让盆景和根雕达成“跨界合作”。
谈话间,王全喜带领记者来到独院一侧的帐篷内,成百上千件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中,盆景占据了主要位置,枯木在绿色松柏的点缀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些都是我培育的油松苗木,目前共培育了1000余个盆景。”王全喜介绍说,这样的创新结合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已经有很多客商前来订购,预计这一批2027年就能全部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