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孔维炜 袁欣 姜建斌
热烈欢快的舞蹈、悦耳动听的歌声、声情并茂的朗诵……近日,一场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村晚”在富县热闹上演。
在炫彩的灯光、热烈的鼓点中,激昂澎湃的战鼓表演《龙鼓齐鸣》拉开了张家湾镇首届“我们的村晚”帷幕。各村精心准备的情景舞蹈、群口快板、陕北民歌、大秧歌、陕北说书等一个个蕴含地域特色、年味十足的节目接续上演,映照出富县百姓的幸福生活。演出节目中,民俗风情、乡村文化也巧妙融入其中,演出现场喝彩连连、掌声迭起,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村晚”就是村民家门口的大戏,村民演、村民看,欢声笑语迎新年。“因为‘村晚’开到了自家门口,感觉气氛非常好,节目也多。”张家湾镇村民陶诗明说。整场“村晚”,每个节目都凝聚着村民的心血,每次掌声都传递着彼此的鼓励,生动展现了张家湾镇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在富县直罗高速公路管理所,数十盏灯光将“舞动直罗村晚 唱响乡村振兴”的舞台装点得五彩缤纷,晚会在活力四射的幼儿龙鼓表演中开始,小朋友们用稚嫩却有力的动作,以灵动的节奏,敲出对生活的热爱。随后直罗交警中队带来的交通手势指挥表演,更是别出心裁,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展示出别样风采。直罗镇政府工作人员则带来舞蹈表演《改革春风吹满地》,以轻快的舞步展现了乡村发展中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外,轮番上演的小品、相声等节目,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喜悦和浓浓的“年味儿”,接地气的表演、热闹喜庆的氛围让“村晚”成为当地的一次盛会。
“台上演得开心,我们看得更开心。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来年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现场村民的脸上不自觉地扬起幸福的微笑。近年来,直罗镇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优美的田园风光,将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塞上小江南”旅游名片,努力提升“直罗贡米”品牌效应和竞争力,助推农文旅融合及“旅游+”“+旅游”深度发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之美、农耕文化之“趣”。
人们经常说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而“村晚”的举办,让年味儿重新回到了人们身边。“唱乡村之歌 舞中国梦想 建和谐家园”2025年“富县过大年”羊泉镇群众“村晚”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载歌载舞,人们在这种热热闹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氛围中,找到了久违的过年的感觉。
在羊泉镇陈超村广场上,伴随着气势磅礴的舞龙表演,“村晚”在扑面而来的喜庆氛围中拉开了序幕。来自全镇各村推选的原创精品节目齐聚一堂,《欢乐鼓舞》《桃花红红幸福来》《竞技健美操》《欢天喜地庆丰收》《寄明月》等节目轮番上演,演的是乡村,讲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情,舞的是乡韵。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现场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视频,记录精彩、传递幸福。
“村晚”的优势在于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突出地方特色,搭建了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加的乡村“舞台”。“村晚”节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演出节目始终将节目内容与羊泉镇独特的民俗文化、乡风文明、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变化等紧密结合,用热闹与喜庆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面貌,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呈现出乡村文明新风尚。
此次“村晚”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不仅渲染了年味儿,烘托了过年的气氛,还成为了乡愁的一部分。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现场观众把“村晚”现场通过照片、短视频等方式发布到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平台上,让那些过年不能回家的游子纾解乡愁,感受家乡年味儿,也让当地的人文特色、民俗风情得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