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会与父母在某些事情上产生分歧。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这种分歧似乎也越来越多。而我与父母之间最大的一次分歧,是关于选择兴趣班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的父母都希望我能学习钢琴。在他们看来,弹钢琴可以培养气质,提升艺术修养,而且将来也能有一技之长。然而,我却对古筝有着浓厚的兴趣。
说到古筝,这让我想起了白居易。人们提到他时马上就会想起他所写的《琵琶行》,然而他不仅是唐代的诗人,也是一位音乐评论家与筝乐研究者。他的诗歌创作中涉及的音乐内容丰富,其中关于古筝的诗作更是展现了他对这种乐器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白居易的诗歌中多次描绘了古筝的演奏场景和艺术表现,如他在《夜筝》中所写:“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仿佛看到一女子在明月下弹奏古筝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弹奏者的情感投入和乐曲的美妙。
当父母再次提出要给我报钢琴班时,我终于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学钢琴,我想学古筝。”我坚定地说道。父母听后,脸上露出了惊讶和不解的神情。“古筝有什么好的?以后又不能当饭吃。钢琴多好啊,优雅又有前途。”妈妈首先发表了反对意见。爸爸也接着说:“是啊,学钢琴对你以后的发展更有帮助。古筝只是一种爱好,不能当成正经的学习。”
我听了他们的话,心里很不服气,“古筝怎么就不能当饭吃了?很多古筝大师不也很成功吗?而且我是真的喜欢古筝,学钢琴我一点兴趣都没有。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奥斯卡·罗曼耶卓吗?这位德国钢琴家与中国古筝演奏者合作,在上海繁华街头用钢琴和古筝合奏,展现了中西乐器合璧的魅力。这种跨界合作不仅展示了传统乐器的现代演绎,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我据理力争,就像法国著名的剧作家莫里哀,他的父亲是一名室内陈设商,希望子承父业,但莫里哀却热衷于歌剧。他的父亲曾经严厉地批评他,甚至老泪纵横地求着他,还有老师出面劝他改正,但他诚恳地告诉父亲,自己对经商毫无兴趣,只喜欢喜剧。最终,莫里哀成为了人民爱戴的剧作家。我也希望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的兴趣,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各执己见,争论了很久。气氛一度紧张,谁也不愿意让步。我感到很委屈,觉得父母不理解我。而父母也觉得我不懂事,不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就在我们陷入僵局的时候,奶奶出现了。她耐心地听了我们的争论,然后微笑着说:“你们都别吵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奶奶的话让父母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过来,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宝贝,我们可能太着急了,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如果你真的那么喜欢古筝,我们就支持你。”爸爸也点点头说:“是啊,只要你努力学习,不管是古筝还是钢琴,都能有好的未来。”听到父母的话,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感激地抱住他们说:“谢谢爸爸妈妈,我一定会努力的。”
这次分歧让我明白了,父母虽然有时候会很固执,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好。而我也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多沟通,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父母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我会在学习古筝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西安辅轮中学七年级笃志YX班张祎恬 指导老师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