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帮个忙!”女儿放下书包说。
我问何故,女儿说,老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去寻找身边懂得感恩的人。还没等我说话,女儿又补充道,老师说了,不论职业,不管年龄,不分男女。我思忖了一下,决定带她到街上去走走,那里人多,机会也多一点。
龙凤巷那儿有条步行街,有不少流动商贩,有卖煎饼果子的,有卖烤香肠面筋的,还有卖烤红薯的。萧瑟的风将地上的黄叶一把把拢起,我和女儿都下意识地裹紧了衣服。或许还没到吃饭的点,这些商贩的生意看上去并不太好。他们的眼神随着街面上流动的人影移动,显然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点疏忽而放走潜在的顾客。过来过去,已经走了两个来回了,女儿看看他们,又抬头看看我,显然有些不耐烦了。我冲她点点头,示意再等等。
当我们又一次折回来到临近街口的时候,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一路小跑,来到了卖煎饼果子的摊位跟前,停住脚步,显得有些犹豫,然后又扭头看了看烤香肠,当我们以为小男孩会买烤香肠或面筋时,小男孩却迈开腿径直向卖烤红薯的摊位走去。其他两位摊主眼里的光,瞬间因小男孩的选择而变得黯淡了。
卖红薯的摊主是个残疾人,他按照小男孩的吩咐选好红薯,并接过了小男孩掏出的一张百元大钞。随后冲天上看了看,确定没有问题后便开始找钱。然而,他把所有零钱翻出来数了几次都不够找零,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把那张百元大钞拿在手里,看着已经吃了少半个红薯的小顾客,有些不知所措。
终于,他鼓起勇气,向卖烤香肠面筋的女子那边挪动了几步,试探地问道:“大姐,你看,能不能把这钱换开?”他话一落地,对方立刻将一叠零钱递了过去,显然刚才的一幕也被她尽收眼底。“谢谢,谢谢!真是麻烦大姐了!”他用双手接过那叠零钱,很虔诚地点着头。小男孩一把抓过找回的钱,很认真地数了几遍,然后塞进裤兜,跑了。
女儿抬起头,眼睛里写满了失望与意外。我读得懂女儿的表情,她没想到小男孩连声“谢谢”都不说,她更没想到所谓的竞争对手竟上演了如此温情的一幕。
刚准备再往前走,我的手机响了。是快递员打来的,对方告诉我,妻子网购的东西到了,并问我是否在家。电话里,我和他约好了在学校门口见面。不一会儿,快递员来了,不大的电动车,满满的全是货物。他一边费力地翻找,一边歉疚地说:“真不好意思,还麻烦您下来取件。”我告诉他,自己原本就在门口有事,无非就是等了几分钟,没什么的。倒是要感谢他,大冷的天来送货……或许是我的言语触动了他,他又感叹道:“现在,像您这样的人不多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花了钱,我们不送到楼上去就是失职。其实他们不知道,因为‘双十一’疯狂网购,我们这几天都要忙死了,每天凌晨四点多起床整理快递,八点出门送件,一直送到晚上十点多,然后还要回公司分拣包裹到凌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叔叔,真是太感谢您了!”还没等我张嘴,女儿一脸认真地回应起来。女儿的一句话似乎产生了某种魔力,顿时让快递员笑靥如花,并且一个劲地说:“没啥,没啥!”
看着快递员远去的身影,我问女儿还想去哪儿。女儿说,哪儿也不用去了,她已经找到了懂得感恩的人,也知道了什么是最好的感恩。我故作疑惑,装出一脸的不解。女儿抓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最好的感恩不是感恩节那天的短信,也不是精美的礼物和甜美的糖果,而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双主动伸出的援手;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
就这么简单?我问。
嗯,就这么简单!她说。
(安塞区初级中学教师 张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