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6日
“吼”与“听”
曾云飞
  甲辰腊月,三秦大地,气候干燥,关中轻霾,陕北寒冷,入冬少雪,时光依旧;一切平平常常,百姓忙忙碌碌,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交响曲照例进行;都市繁华喧嚣,熙熙攘攘;乡间几分萧条,黄土飞扬……人间烟火,依旧隐不去尘烟;衣食住行,从来皆是忙碌身影。
  就在这平平常常的岁月中,甘肃安万在西安的秦腔巡演,陕北延安的一本书横空出世,搅乱了关中陕北两地人们的神经,各种自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评论文章,竞相传播,不断发酵,触及到人们灵魂深处……
  对于秦腔和陕北方言来说,我这个草根中医,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这两件事,总在我头脑中萦绕,心中久久徘徊,总想找到关联,总想要说些什么。
  先说安万的这一个“吼”声。秦腔发源于陕西,传唱于西北,是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区别于别的剧种,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吼”字。“吼”能将秦腔的灵魂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西北人的情感体现得入木三分,这种“吼”的方式也符合西北人性格特点,充分表达人的喜怒哀乐。这一声“吼”,吼出了劳作人的精气神,激浊扬清,荡除心中积怨和浊气,振奋精神,驱散忧愁,舒缓身心。
  安万是“吼秦腔”的典型代表,辗转西北各地,以质朴粗犷、宽音大嗓,让原汁原味的秦风秦韵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安万身残志坚,不忘初心,怀揣梦想,对秦腔执着追求。倾听戏迷心声,在西安巡演,高亢地“吼”着秦腔,博得台下戏迷齐声高唱,同喜同悲,泪流满面,场面震撼!
  再说陕北延安张如意的书名这一个“听”字。
  新书《听话听音》陕北方言的集大成者,集方言起源、音韵、典籍、训诂于一炉,可谓:言中有韵、文中有声、话中有话、话中有音。张如意,勤求博采,搜罗古今,历时七载,说文解字,为陕北方言“正名”,为陕北人奉上了文化大餐,可谓居功甚伟。
  安万的“吼”,如意的“听”。均为“文化现象”在三秦大地的传播体现。“秦腔与方言”在普通话普及和歌舞剧盛行的冲击下,秦腔和方言散于民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然今冬年末,“吼”和“听”竟然能引发人们的共鸣。说明“秦腔”和“方言”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努力挖掘与弘扬,并加以思考。
  俗话说:要看世上,就在戏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文以化人,以文载道。
  拟联一首,作为“吼”与“听”结语:
  上联:文中有戏戏中有文知文者看文不知文者看戏。
  下联:音中有声声中有音知音者听音不知音者听声。
  横批:听话听音。
  甲辰腊月廿五,镛霏山堂有感以记。